《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课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授课人 二次备课教法以学定教编写人周耀山班级高二( ) 班课 时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得名言警句,进一步培育文言阅读能力。2、结合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领悟孔子得生存智慧。过程与方法:1、从孔子言行中学习和领悟她为人处世、为政治国得智慧与精神。2、结合生活实际,谈阅读感受或启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平等、友爱得师生之情,学习圣人智慧,感受圣人情怀,领悟圣人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中出现得有关人生得格言,领悟孔子得生存智慧,懂得如何立身处世。难点:结合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浅谈阅读启发。 Ⅰ自主学习检查内容和方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华文化思想精髓,两千多年来,它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得包容与流动,温温和浸润着千古人群。传统思想里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假如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离您还有些遥远得话,学习《论语》用以修身,对于新一代学子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今日我们就再次走进孔子,学习她得立身行事,领悟她得生存智慧。二、检查预习情况1、您能介绍孔子其人其事及其思想吗?(学生介绍,老师补充)孔子(公元前5 51 年 9 月2 8 日―公元前 479 年4月 11 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得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她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得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得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得影响,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得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得祖宗神同等级别得“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2、您能准确朗读全文吗?指名学生朗读 12 则语录,纠正读音错误。3、学生自学问题反馈。 Ⅱ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根据学生预习确定): Ⅲ组织学生讨论展示评价三、课文研讨1、疏通 12 则语录。学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