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塘》(第二课时)设计理念: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一课,是一篇形象生动、内容新颖、意境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景象。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人一种美的愉悦,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态和生命。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和表演、画图等多种手段来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提高思想认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感受水不同状态带给人的美感享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思路: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能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视读书为一种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感悟品味,美读移情,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感性思维阶段,学习语言习惯直觉体验、整体接收、综合感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直接地、全方位地、整体触摸语言现象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同时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体会表达的精妙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池塘》,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春天小池塘美丽的景色,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走近小池塘,去欣赏小池塘的明亮,美丽。(配乐画面,范读课文)2、师:小池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们喜欢小池塘吗?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地观赏。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品读课文师: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轻轻地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数数一共有几句话。(学生各自回答)师: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口答)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师生讨论,相机解答)【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培养学生自学探索的起点,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在一年级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开始尝试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这不仅可以为理解课文作了铺垫,更能为以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2、再读、理解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你们看(出示课文第一句,学生齐读)师:谁能说出版描写小池塘的词语?(相机指导读好“轻轻”、“一闪一闪”、“长长的”等词。师:对,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指名读)师:她读得好吗?好在哪儿?师:轻轻吹了一口气,是怎样地吹?我们来轻轻吹一口试试看,是什么样的?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表演一下(各自表演)师: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设计意图:“轻轻吹一吹”,自己演一演,形象、直观的动作演示顺应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表演中体会春风的轻柔小池塘的可爱,自身情感的体验加深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3、学习第一自然段2、3两句师:A、醒来后的小池塘是怎样的呢?B、交流,我们看一看这美丽的小池塘?出示图,师描述。C、谁来把这美丽的小池塘读给大家听?指导朗读。谁愿意来试试?D、评议:她读得好吗?好在哪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并积极参与评价,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调动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与同伴的学习比较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以评促读,以读代讲”,使得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E、师:你能学学他(她)的样儿读吗?(指名读)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一人读一句好吗?(对读)师: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两句。(齐读)F、试着背诵第一自然段师:老师给这一小组的内容配上了画面,下面我请小朋友来为画面配音。(指名两小朋友)还有谁愿意?大家都想来呀,好!我们一起来!注意学学刚才读得好的小朋友的语气。(看画面一起背诵第一自然段)【设计意图:读书是语言课堂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指导学生朗读要讲究方法。这样的设计,采用指读、对读、轻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