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园林名词解释1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1.园林建筑(gardenbuilding):园林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统称。2.醒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灵囿。3.圃:中国古代由菜园、果园发展而来,逐渐成为植物栽培、观赏为LI的的与园并称的形式之一,是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以外的第三个源头。4.虹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又称宫苑。5.免_利用地形或在地面上垒土、筑石成台形,顶部平整,一般在台上建筑屋宇房舍或仅有围栏,供游人登高览胜的构筑物。6.沼:园林中的水池,一般与池连用,称池沼。7.基仿照船的造型建在园林水面上的建筑物。供游玩宴饮、观赏水景之用。8.榭: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9.阁:多为两层,特征为四周开窗,造型较楼轻巧,平面常呈四方形或多边形。10.厅(堂):“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厅堂相似,用扁方料者曰厅,用圆料者曰堂。11.虹是汉代对体量比较高大的非宫殿建筑物的统称。12.斋:处于幽深僻静处之学舍书屋建筑,凡藏而不露较为封闭的进修场所,任何式样的建筑皆为斋。13.狂“车前高曰轩”。在建筑中,厅堂的前卷棚顶部分为轩,园林中指较高敞安静的园林建筑。14.塔:佛教与中国特色结合的产物,具有XX色彩,后逐渐发展成为名山大川、寺院、园林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5.鱼“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是园林中最常见的眺览、休息、遮阳、避雨的点景建筑。16.廊:有顶的过道为廊。房屋前檐伸出的可避风雨太阳的部分亦为廊。17.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夹一道墙,就成了复廊,乂称“里外廊”。18.复道(飞阁):匕下两层的廊,一般上层封闭下层开敞。2/919.尺幅画: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框景的别称,即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20.岭南园林:岭南泛指我国南方的五岭以南的地区,古称南越。清初,岭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文化相应繁荣,私家造园活动开始兴盛,逐渐影响潮汕、XX和XX等地。到中叶日益兴旺,在园林的布局,空间的组合、水石的运用和花木的配置上有自己的特点,形成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三足鼎立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岭南园林的典型代表有,XX的清晖园、XX的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东宛的可园,粤中四大名园。中国古典园林名例21?上林苑:汉武帝X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不存,上林苑地跨长安、XX、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22.建章宫:23.西苑():隋炀帝在XX西侧兴建的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皇家园林。是一座以人工开凿的大水域“XX”为中心的人工山水园,唐代改名东都苑。24.艮岳(北宋):宋徽宗赵结在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于宫城东北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原名万岁山,后按八卦方位,改名艮岳。艮岳的建园工作宋徽宗亲自参与,先有周详的设计图纸后事建造,为经营此园,宋徽宗不惜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广搜江南奇花异木和石料,还为此专门设立了应奉局和“花石纲”。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25.“三山五园”: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26.艮岳:宋徽宗赵结在政和五年(公元1113年)于宫城东北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原名万岁山,后按八卦方位,改名艮岳。艮岳的建园工作宋徽宗亲自参与,先有周详的设计图纸后事建造,为经营此园,宋徽宗不惜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广搜江南奇花异木和石料,还为此专门设立了应奉局和“花石纲”。是一座叠山、理水、3/9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27.颐和园:在的西北郊,是利用XX湖、万寿山为基址,以XX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讣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