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里美庄学校杨慧萍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请学生先观察,再请两三位来摸一摸,然后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学生: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教师:这些物体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我们还能在它们所占的位置上放别的物体吗?(请一位同学演示。)学生:不能。教师:可见立体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师请学生从教具中挑出长方体后,说明本节课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留出写“正方体”的空)。(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的特征。(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学生:面。(教师板书:面)教师:请用手观察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杨慧萍六年级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请学生先观察,再请两三位来摸一摸,然后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学生: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教师:这些物体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我们还能在它们所占的位置上放别的物体吗?(请一位同学演示。)学生:不能。教师:可见立体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师请学生从教具中挑出长方体后,说明本节课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留出写“正方体”的空)。(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的特征。(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学生:面。(教师板书:面)教师:请用手观察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学生:有一条边。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教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学生:尖。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点。(板书:顶点。)通过刚才我们动手摸,用眼看,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下面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下他们有哪些特点。(2)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校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学生讨论并归纳后,教师板书:长方体: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顶:8个。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先请同桌两人互相说,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说。)通过学生总结,课件出示表格:详细描述长方体面、棱和顶点的特点。(3)老师: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教师:(拿一个长方体正对学生)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教师: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请观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图。(如图)请指出框架上的12条棱分几组?并指出哪几条棱是一组的?请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教师:请量一量自己的长方体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看一看长度是否相等?教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量一量,测一测,进一步完善对棱的认识,然后将表格完善,填写完整。2.正方体特征。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观察,对照长方体的特征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把课题补充完整——加上“正方体”。)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通过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学生独立解决正方体特征的认识,然后小组交流把表格填写完成。(2)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