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卫生局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卫生工作精神,各方面工作完成预期目标。现将2016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2016年全县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37410人,参合率达到99%。人均筹资标准666元/人/年,其中:农牧民个人每人每年缴纳150元、中央财政对实际参合农牧民每人每年补助292元,自治区财政补助64元,自治州财政补助30元,县财政补助130元。全年应筹集新农合基金2491.5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2512.34万元,其中:参合农牧民缴纳新农合资金561.15万元(其中民政部门为各乡镇场低保户、五保户等8376位贫困人口代缴参合费用125.64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25万元,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225万元,自治州财政补助资金112万元,县财政补助资金486.33万元,利息收入2.86万元。1-9月累计支出资金1704.63万元,其中:上交州级大病补充保险统筹基金93.29万元,累计补偿51811人次,补偿金额1611.34万元,补偿支出中:门诊就诊补偿43036人次,补偿费用108.41万元;住院补偿病人8289人次,补偿病人费用1488.35万元,产妇补偿人486人,补偿病人费用14.58万元,农牧民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传染病管理1、传染病发病情况: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共报告发生法定传染病共793例,发病率为977.2174/10万,死亡0例,死亡率0/10万。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病例0;乙类传染病:9种691例,发病率:1048.6302/10万,占总发病数87.13%,肝炎465例,肺结核78例,梅毒60例,布病50例,麻疹15例,痢疾9例,淋病4例,猩红热2例,百日咳8例。丙类传染病:4种77例,发病率:110.331/10万,手足口32例,流行性腮腺炎3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13例,黑热病第1页共12页1例。其他传染性疾病:4种25例,其中水痘21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2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非淋菌性尿道炎1例。2、传染病报告情况。县疾控中心设有2名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每天进行疫情报告和审核,报告卡及时审核率在98.8%以上。全县3所县级医院及15个乡镇医院已实现传染病网络直报,并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传染病及时报告率100%。(二)免疫规划1、疫苗接种情况。通过国家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和年底综合目标考核,1-10月各类疫苗实际接种率达到96.71%,符合自治区卫计委要求。2、脊灰疫苗补种免疫。根据自治区卫计委《2016年全疆脊髓灰质炎疫苗补充免疫实施方案》精神,我县开展了两轮脊灰疫苗补充免疫活动,共补种儿童10748人次。3、免疫规划培训。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今年对全县免疫工作人员进行培训9期,共培训562人次,培训率达到100%。4、afp病例监测。今年县疾控中心在3家县级医疗机构进行afp病例监测工作,全县门诊病人共计31229人次,住院病人共计5195人次,截止到目前未发现afp病例。5、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根据国家《启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文件要求,我县目前实施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接种单位12乡镇卫生院,60个行政村信息化硬件已全部配备,并按上级要求开始粘贴2014年和2016年出生儿童条码,目前此项工作已完成80%以上。6、新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今年对全县小学、托幼机构共查验3548人,有接种证3443人,无证5人,补证5人,补证率100%;应补种儿童30名,实补种儿童30名,补种率100%。(三)结核病防治1、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板报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把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到位。2016年共进行电视宣传6次,各乡广播宣传每月一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第2页共12页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500余人次,结核病知识知晓率85%以上。2、病人发现、治疗管理。2016年1月1日至10月25日,共查痰人数426例,涂阳人数25人,涂阳检出率11.3%,门诊查痰人数241例,随访查痰人数185例,查痰率100%检出阳性病例4例。2016年1月1日至今发现并报告活动性病人76例,完成全年任务的97.43%(其中新涂阳20例,完成全年任务的80%;复治涂阳5例,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初治涂阴51例、完成全年任务的106%),全程督导管理率100%,接受治疗率100%,投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