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推动旅游特色村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日前,*市召开全市推动旅游特色村发展会,副市长只升华作重要讲话。农村特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这次现场会的召开和若干文件的发布,我市乡村旅游业必将得到有力的推动,出现一个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一、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旅游特色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中央1号文件有明确规定,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到2008年全市要建成100个旅游特色村。我们就是要狠抓落实,把中央大政方针、市委明确要求和市政府的工作目标落在实处。(一)这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包括都市旅游、乡村旅游和景区旅游三大类型。特别是乡村旅游以农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了当代人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多样化需求,反映了人们回归自然、向往“天人合一”境界的精神追求。这不仅符合旅游业的发展潮流,而且引领着新兴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据国家旅游局测算,目前遍布全国31个省市的乡村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人数的70%、约6000万人选择乡村旅游,这些都显示了乡村旅游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目前,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2%,2011年要达到45%,任务很重。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我市农村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尽快建设一批成熟的旅游特色村镇,打造核心载体,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二)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完全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是农村发展和第1页共7页建设模式上的一种创新,是就地取材、富裕农民、激活内需的一条捷径。一是有利于有效利用三农资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XX县区下营镇利用山区特色资源,走“旅游立镇”之路,在常州村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已发展旅游特色村22个,农家院经营户364家,户均收入6万元。旅游业已经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二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挖掘乡村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促进村容村貌和乡风民俗的改善。XX县区山区旅游调动了各方治理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加大了“禁樵、禁采、禁牧”工作力度,制止“乱排乱放、乱砍滥伐”,促进了水源和植被的涵养和保护,许多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也挖掘出来,派上用场。“中国玫瑰葡萄之乡”茶淀,将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制造业与旅游嫁接,开辟了“华梦酒文化博物馆”,建起了“华梦酒文化度假村”,兴建了“孟庄园”新村,使500余户农民乔迁新居。一个以葡萄绿色文化为特色的新型村镇在滨海XX县区迅速崛起。三是有利于造就一代新型农民。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办不冒烟的“工厂”,使一批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新一代农民正在乡村旅游经济的大潮中茁壮成长。(三)这是城乡互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发展乡村旅游业,一方面使农村资源就地增值,农业就地发展,农民就地择业增加收入,走上强村富民之路;另一方面,也为城市居民开辟了休闲度假的“第二家园”,为众多企业进军农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渠道。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和生动体现。毛家峪长寿村和永泰红4|集团合作,创造了“企业介入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企业作引领,村民当股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今后3至5年,这里将建成我国北方山区生态休闲旅游第一村、全国“一村一品”工程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样板村。他们走的正是一条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旅游特色村为载体,引入城市的资金、人才和公司化机制,发展城郊生态休闲旅游基地的科学发展之路,发展空间巨大,后续文章很多,前景十分看好。从*三个层面互动发展的大视野看,我市乡村旅游具有不可第2页共7页多得的比较优势。一是拥有京津大都市圈庞大的城市旅游人口,工业高度聚集,城市日趋繁华,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