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规划建设情况汇报为适应八街镇今后一定时期内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构筑八街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空间,使之成为经济繁荣、交通便捷、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安宁南部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商贸集散地、红色旅游区。根据八街镇的社会、政治、经济现状和发展需求,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的总体思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城镇的居住条件、环境条件、服务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为前提,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现将集镇规划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集镇规划的总体情况1、规划期限集镇规划分为三个阶段:2006年—2020年,近期规划:2006年—2010年,中期规划:2011年—2015年,远期规划:2016年—2020年。2、规划范围八街镇建成区目前总人口9808人,建成区面积1.12km2。规划控制区范围北起八街村后山脊线、南到八街XX县区、西至变电站、东止钰元公司料场,规划控制区面积为2.46km2。3、城镇发展目标城镇总体发展目标确定为。坚持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全域城镇化道路,把八街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宜居的滇中名镇。4、八街总体发展框架单中心极核与沿安八路形成带型的生态化、生产空间相结合的模式,以集镇规划区为镇域内核,环绕中心城镇建立城郊农业观赏旅游区及城乡一体化田园区三位一体的中圈;镇域西部为轻工业加工园区、南部为红色旅游区及生态旅游构成带形经济带。二、集镇规划建设的思路近年来,我镇积极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集镇建设工作进展较快,整个集镇面貌焕然一新,为加快集镇规第1页共5页划建设步伐,我们认清形势,认真规划,明晰思路。1、选择适度超前与农民主体模式集镇规模的扩大主要依靠乡村人口的迁移,集镇建设的活力主要来自农民的自由劳动力与自我积累,因此,八街镇建设尽量不依赖国家投资,积极建立政府、集体、个人多元化的投资体制,鼓励富裕农民与农村个体工商户进入集镇投资创业,购买住宅,充分发挥农民“造镇”与“造城”的作用,向社会开放市政建设投资领域,鼓励非国有经济直接投资于经营公用事业。2、农业产业化经营,构筑集镇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集镇建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扩大农业服务,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把集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形成农产品集聚和加工基地。农村市场、传统集市向小城镇集中,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产业和市场的集中,使小城镇能够培育起经济支撑体系,解决小城镇居民和劳动力的收入来源问题,这是形成产业和人口集中,推进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3、畅通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把集镇建设推向市场,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先富起来的农民进入集镇投资的积极性,吸引个体、私营经济投资建设,吸引先进企业向乡镇集中,也可以利用国家公用设施有偿使用的各项政策,盘活土地存量来自筹资金,提高镇级财政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的保障功能。4、加强集镇建设的规划编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集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镇规划要结合区位特点,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与扶贫开发,城乡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来进行。集镇规划编制要在省、市城镇体系布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注重科学性和前瞻性,体现可持续发展、优势互补、整体效益以及合理配置资源的特点;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交通网络、环境保护、社会第2页共5页发展等有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合理确定商贸服务区、乡镇工业区、居民住宅区、科教文化区等布局,引导乡镇企业连片发展。三、集镇发展的具体目标1、强化功能分区、增强集聚能力八街镇合理划分城镇的功能区块,优化城镇结构、强化城镇功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形成体制完善﹑对外交往活跃、产业链紧密﹑产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发达的地方性城镇,促进了八街镇的区位优势向经济竞争优势转化,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计划在规划期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