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局XX年重点工作计划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明确重点,“撸起袖子加油干,快马加鞭不下鞍”,以更加突出的业绩服务社会发展,推动事业进步。(一)以组织收入为重点发挥税收职能。做好今年的组织收入工作,要坚持“四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坚决不收“过头税”和虚收空转税款,坚决落实减免税,坚决打击偷骗税,深挖增收潜力,减少税收流失,促进税收规模质量同步提升。二是必须提高掌控能力。“客观地定、科学地分、合理地调、准确地考”,探索建立营改增后新型收入管理体系。要密切关注经济走势,特别是重点税源的变化趋势,加强精准预测,控制预测误差率。三是必须凝聚合力。全局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组织收入单位要坚决服从调度、全力配合。要积极构建税收共治格局,特别是密切财政、地税、工商等部门协作。四是必须要提升税收分析能力。坚持从税收看改革、看发展,深入开展税收政策、产业结构、行业动态及县域经济分析,以数据促管理、以分析提站位。(二)以法治建设为重点释放政策红利。以规范干部执法为切入点,强化法治思维,严格审批程序,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完善“一案双查”机制,严格责任落实和过错追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廉政风险;推行执法全程记录制度,在税务稽查、日常检查、询问约谈等环节探索使用执法记录仪。以规范政策落实为重点,坚决落实支持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支持实体经济、助力小微企业、服务“双创”等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以政策效应分析为关注点,对重大改革和政策调整,适时开展政策效应分析,用数据说话,争取地方党委政支持。以创建“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为突破点,持之以恒做好税收普法教育,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浓厚氛围,巩固和深化法治建设成果。(三)以落实改革为重点完善税收征管。按照“深化改革、注重集成”的理念,重点落实以下四项改革。市局已确定我局继续试点深化征管体制改革。要按照“税源专业化、服务扁平第1页共4页化、风控集约化”原则和“三个符合”要求,完善税源基础管理,制定《基础业务衔接管理办法》,打通业务衔接梗阻,实现纳服局、评估局、风控中心、管理局无缝衔接。持续推进营改增改革,要抓好改革效应、政策落实和管理风险分析评估,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后续管理,针对营改增后面临的发票管理、漏征漏管及偷逃税风险,完善监控措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五证合一”,做好“两证整合”改革及后续管理;完善包括备案管理、发票管理、申报管理等在内的事中事后管理体系,推进登记、办税、服务、管理全过程实名办税,促进诚信纳税和税源控管。落实国地税合作规范,推进信息共享、风险联控,落实全省通办,争创“国地税合作县级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四)以优化服务为重点促进税企和谐。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落实纳税服务规范3.0,全面提升纳税人获得感、满意度、遵从度。对纳税申报、发票认证、发票代开等流程简单、重复度高的项目,引导纳税人广泛采用网上办税、自助终端、第三方代办等途径,实现分流减负。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落实纳税信用管理办法与税收“黑名单”制度,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应用体系;深化“税银合作”,助推小微企业发展;以第26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为重点,创新纳税服务宣传方式,让纳税人熟悉税收政策,提升税法遵从,保障合法权益。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协调建立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推进部门协同的一体化服务机制建设。充分借助政府、银行、互联网等社会资源,解决办税等候时间长、办税程序繁琐、资料报送复杂等“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五)以风险防控为重点加强税种管理。强化信息管税,深化“互联网+税务”和数据分析应用,拓宽第三方数据来源,为营改增后续管理、国际税务管理、税务稽查、风险防控等提供数据支撑。强化处置能力,特别是增强专业团队应对能力,区分不同风险等级,分别采取风险提示、约谈评估、税务稽查等手段差别化应对、集约式评估。建立内部风险联席制度,整合科室职能,攥紧拳头共同应对税收风险。加强所得税分类管第2页共4页理,将汇缴管理和预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