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提出的。5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7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外脑。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等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11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共识。12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目标。13决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探索和拟定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14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情报活动、设计活动和抉择活动。15西蒙认为,决策的基本程序中应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的反馈。16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选择)。17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的失效。18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19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浴盆模型。20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21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22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判断。23在任何决策过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24在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中,应坚持加以突出的是技术可行性原则。25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方案所做的分析。26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27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反映。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28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强调"公事公办"。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29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灵感思维。30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31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32"系统分析"最早是由兰德公司提出并使用的。33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发展型政策理念。34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35主观概率预测分析法与(德尔菲法)一样,它需要专家意见并进行整理,以作为政策依据。36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37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38公共利益是公众共享的资源和条件。39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1、政策的导向是的行为、观念的导向。2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13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4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核心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社会公众。5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①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②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③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④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⑤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6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信息、智囊、决断、监控等子系统。7外部监控体系是由人民群众、新闻舆论、社会团体等组成。8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选择政策方案、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界定政策问题。9有人认为,集权的决策体制有利于政治控制、社会稳定、集中资源。10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排斥。11决策目标的标准是:目标具体明确;目标有效协调;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目标与手段的统一。12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是:多方案原则;排斥性原则;多要素原则;可操作性原则。13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交换、说服、强制。14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