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外国语小学电子备课语文学科负荆请罪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剧本这种文学形式。2.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个人恩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课时划分两课时9月19日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基础性目标】1.认识剧本这种文学形式。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负荆请罪、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宽容大度、府邸、上卿、门客”等词语。会用“负荆请罪”和“唇枪舌剑”造句。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理清课文脉络,知道两幕剧之间的关系。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提高性目标】1.能连贯流利地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2.会用“负荆请罪”和“唇枪舌剑”造句。教学准备: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将相和》的故事。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板块一一、导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目。说清楚谁向谁负荆请罪?板书:廉颇蔺相如(学生跟老师一起书写)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思考题: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四年级我们就学过一篇这种体裁的课文,还记得吗?(《公仪休拒收礼物》)课前,同学们都按要求预习了课文,同时对这道填空题也进行了思考。出示:《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开头先写明、和。剧始和剧终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及,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剧本,要弄清故事,仔细品味人物,从而了解人物。(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人物。剧始和剧终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扬中市外国语小学电子备课语文学科如对话、内心独白,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阅读时,要仔细品味人物语言,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板块二一、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负荆请罪、针锋相对、唇枪舌剑、深明大义、老迈昏庸”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出示自学指导:(5分钟)(1)大声朗读课文,只读人物对话,根据提示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任选一幕同桌分角色朗读,互相评分。(2)识记生字词,准备默写。(3)读一读“针锋相对、唇枪舌剑、深明大义、老迈昏庸”等词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课前阅读的故事想想它们的意思,“负荆请罪”的含义联系第二幕内容理解。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四.检测、反馈并指导:(1)出示生词新词,指名朗读赵国廉颇韩勃毫不惧怕唇枪舌剑老迈昏庸负荆请罪宽容大度深明大义针锋相对(2)默写:默写词语,特别关注2名学生的默写,一名为学困生,一名为中等生。默写完,互批,,当堂评讲,订正。特别注意指导“唇”的字形,是半包围结构。(3)理解词语: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联系课前预习时阅读的《渑池之会》《完璧归赵》理解)、深明大义、老迈昏庸、负荆请罪(联系课文内容了解)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负荆请罪”造句。(4)朗读:第一幕选取几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第二幕再选取几名学生朗读对话。出现错误,教师指导。板块三一、出示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脉络,知道两幕剧之间的关系。(2)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二、出示自学指导:小组合作学习:(8分钟)(1)先默读第二幕,画出课文中直接描写“负荆请罪”内容的句子。廉颇为什么这么做?带着这个问题轻声朗读第一幕,能否找到原因?(2)思考:这两幕在内容上有什么关系?(3)在弄清前2题的基础上简洁明了地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要求说清楚年代、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要流畅。(每组4号交流)1.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学情。2.交流检测:▲问题1、2是为3服务的,根据学生自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