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JGJ3-2010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主要修订内容介绍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高层建筑的定义高层建筑的定义规程规程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调整为调整为1010层及层及1010层以上的住层以上的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28m28m的其他民用的其他民用高层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1.0.2本规程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和结构类型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本规程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段以及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内的高层建筑结构。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1.0.2条文说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不含单层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住宅类公共建筑结构,其层数虽然不到10层,但层高比较高,建筑内部的空间比较大,为适应结构设计的需要,有必要将这类结构纳入到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新增条文:提出抗震性能设计概念新增条文:提出抗震性能设计概念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1.0.3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当其房屋高度、规则性、结构类型等超过本规程的规定或抗震设防标准等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进行补充分析和论证。引入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要求和方法—适用范围适用范围(1)“超限高层建筑结构”;(2)不属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但其规则性、结构类型也存在不符合本规程有关规定的情况;(3)位于高烈度区(8度、9度)的甲、乙类设防标准的工程或处于抗震不利地段的工程。出现难以确定抗震等级或难以直接按本规程进行抗震设计的情况。为适应此类工程设计的需要,本条规定可采用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3.11.1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应分析结构方案的特殊性、选用适宜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并采取满足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的措施。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分为A、B、C、D四个等级,结构抗震性能分为1、2、3、4、5五个水准(表3.11.1),每个性能目标均与一组在指定地震地面运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相对应。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三项主要工作:分析结构方案不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情况和程度;选用抗震性能目标;计算分析和工程判断。引入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要求和方法—主要工作主要工作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表3.11.1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性能水平1:完好、无损坏性能水平2:基本完好、轻微损坏;性能水平3:轻度损坏性能水平4:中度损坏性能水平5:比较严重损坏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3.11.1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三项主要工作:1.1.分析结构方案不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情况和程度分析结构方案不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情况和程度•国内、外历次大地震的震害经验已经充分说明,抗震概念设计是决定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按本节要求采用抗震性能设计的工程,一般不能完全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结构工程师应根据本规程第3章(基本规定)以及第6~12章(各类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有关抗震概念设计的规定,与建筑师协调,改进结构方案,尽量减少结构不符合概念设计的情况和程度,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方案。对于特别不规则结构,可按本节规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