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绘画插上想象的翅膀——浅谈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麦溪中心幼儿园史雪婧摘要:现代绘画大师亨得·马蒂斯曾经说过:“毕生都应当善于用儿童的眼睛观看,因为丧失了这种能力对画家来说同时也就意味着丧失一切独创性,丧失表达的个性”。大师的经验之谈虽不能以“儿童必有独创性”一言概之,但儿童的眼睛是一双饱醮创造力的眼睛,儿童时期是具有独特创造力的时期却不言而喻。这种创造力并非与生俱来,在幼儿时期的发现和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幼儿美术想象力创造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绘画最易诱发儿童的想象力,想象是开发创造力的翅膀,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教学就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有益实践。一、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训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是的,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总是心驰神往,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1、创设富有艺术感的活动空间与环境,在享受中激发兴趣。根据《幼儿教育学》将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指宽敞的活动空间和操作台,富有艺术气息的室内环境和装饰;心理环境则是为幼儿播放美妙的音乐,结合适宜的自然光线或灯光,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富有艺术感的活动空间和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儿童产生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帮助幼儿较快地找到创作感觉和艺术享受。2、生动地展示丰富多样的欣赏素材,在欣赏中激发兴趣。通过提供多样的欣赏素材,不仅使儿童有机会欣赏各种美的实物,而且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另外让幼儿从小班接触一些美的图片,可以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使他们对美的知觉和选择更加敏感,同时也可以积累美术素养,这些对他们的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3、富于视觉美感和表现力的操作材料,在操作中激发兴趣。多样化和富于视觉美感的操作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保持新鲜感,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同时美的操作材料也有助于幼儿创作出美的作品,获得成功感的同时,兴趣就更浓厚了。4、给予积极引导的评价,在评价中激发兴趣。新《纲要》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界定为“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所以在真实的绘画情景中,对幼儿的评价要起到积极的暗示与支持作用。哪怕幼儿画的离谱,只要他的画有自己的故事情节,就应该积极肯定,并加以合理引导,以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与愿望。不要把重点放在“像”与“不像”这个问题上。在评析幼儿美术作品时,只要作品形象达到“基本像”的水平,其造型就是成功的,就应该得到理解和认可。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更多的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事物是否丰富,是否有幼儿的体验思考和创造想象,作品中是否反应出良好的个性,是否认真、大胆和自信的特点。二、利用多种方法调动想象空间。想象是创造的双翼。想是动词,就是动脑筋,头脑用力去想象,就是图像、形象或画面。想象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率、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决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想象,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1、激发幼儿想象。教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了想象力。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中班《太阳》绘画活动中,教师可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