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第十一章生态畜牧业教学课题:生态畜牧业是生态经济学的重要应用领域,本章以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剖析为重点,讲授生态畜牧业的原理和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策略,并介绍专家对草原生态经济改革的相关研究动态。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安排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同学在了解我国草地资源利用总体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我国草地资源利用中的生态经济问题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战略生态畜牧业的基本内涵我国草原生态经济改革方式教学安排:本章共安排3学时,其中第一节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分析2学时第二节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0.5学时第三节全面进行我国草原生态经济改革0.5学时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第一节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分析本节提示:草原生态系统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性生产力基础,通过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分析,可以反映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必然性,了解我国草地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学习和理解生态经济学方法如何应用于草原生态经济分析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1、草原对我国畜牧生产的重要性拥有各类天然草原4亿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41.7%占全国植被面积的64%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3%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主要类型为:干旱荒漠化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高山草原,高原草原一、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概况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人口:350万到500万之间。(指基本上以天然草原游牧为生的牧民)人均年纯收入目前在1500元左右;产业规模:总养殖量,2亿个羊单位左右,年出栏在3000万个羊单位左右,牧业产值大约120亿元左右,纯收入80亿元左右。个体经营规模一般每户大约在150个到200个羊单位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产与经营制度:产权公有,个体经营。目前草场70%以上已经分包到户,牧业税收到2005年已经基本取消。草场总产草量93784万吨,载畜能力达到23031万个羊单位(可能在计算方法上有争议)。草原超载过牧的现象突出。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四川等省区的天然草原家畜超载达40%以上。一般牧民个体的平均养畜规模为每户150个羊单位左右。平均30亩草场才能承载一个羊单位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中国北方草原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2、草原退化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原生态“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退化草原退化草原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退化草原退化草原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3、超载过牧我国北方草原平均超载36.1%北方牧区草原平均产草量较40年前下降了1/3~2/3“人—畜—草”之间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4、水土流失我国草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230万公顷每年有成亿吨泥沙输入长江、黄河泥沙淤积造成洪灾频发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5、沙尘危害退化、沙化草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草原沙质荒地沙漠2003年春出现的大范围沙尘暴导致:1000万吨沙尘量被刮起190万km2的面积受影响3000万人受影响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草原沙漠沙漠沙化荒地退化沙化沙化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6、草原自然灾害雪灾旱灾水灾火灾鼠虫害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干旱的土地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水灾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7、治理工程与措施2003年开始启动退牧还草的试点工程,投入12亿元的国债资金,2亿亩草场的规模,平均按每亩草场补贴5公斤陈化粮食的标准,每斤按0.45元计算。2004年,继续投入20亿元扩大试点范围2005年开始,全面推开退牧还草工程,计划规模为10亿亩,投入250亿元左右。工程措施主要包括:禁牧、休牧、轮牧、(目前这部分已经达到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