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中水管道主要为市政3号路及互通立交绿化喷灌提供水源而设置。内容主要包括中水、喷灌管网,喷淋、取水装置,管道基础和附属构筑物等。中水、喷灌管网主要根据设计范围内绿地浇灌用水需要进行布置,以满足不同区域内用水需求。设计水源压力为3.5MPa,流量113.5m3/h。管道规格包括DN200、DN110、DN90、DN63、DN40及DN32。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标准(1)《海棠湾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总协调意见书》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08.4.25;(2)国家标准GB50289-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3)国家标准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4)国家标准GB/T50085-2007《喷灌工程技术规范》。第二章中水管施工程序、方法第一节施工总程序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包括:沟槽开挖与回填、管基砂垫层处理、PE管安装阀门和管件安装、阀门井砌筑等。根据施工内容、设计要求确定施工程序如下:测量放线→管槽开挖→管底砂垫层→管道、阀门及管件安装→阀门井砌筑→管槽土方回填→管道试压2项目工程施工总程序流程图第二节施工测量放样一、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建立项目部施工准备测量放样管槽土石方开挖管槽排水管、阀门、管件安装管底砂垫层管槽回填砂阀门井砌筑工程自检并交工验收管槽土石方回填管道冲洗、试压余土弃置3施工中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另外配置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开工前,首先根据监理人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及其基本资料和数据,与监理人共同进行复核测量,以检测其提供的基准点(线)的测量精度,并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校对无误后,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的施工精度要求,测设用于本工程施工的测量控制网。二、控制点的保护和复测在主体工程部位的等级控制点、主要轴线点埋设具有强制归心设备的混凝土观测墩。其他部位的控制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混凝土地面标或岩石标,选点在方便施工的同时还要考虑石方开挖爆破的影响。所有埋设的标墩、标石必须牢固稳定。本工程测量的关键任务是管道轴线的控制。在施工中,必须保护好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自行增设的控制网点。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建立后,定期进行复测。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应及时复测。为了保证测量放线的准确、稳定和连续性,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每步测量工作完毕后立即报请监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2、对于中心线控制桩,应在开挖区域以外适当距离布设引桩,以利于中心桩的控制和恢复。3、对中心线控制桩和开挖边桩做出醒目标记,如桩顶涂黑涂红、插上小红旗等,以防止中桩和边桩遭受破坏,增加测量的额外工作量,另外边桩的保护也可增加工区的规范性。4三、施工测量放样施工测量放样的任务就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布置尺寸放到地面上,即根据工程的图示坐标和标高用测量仪器确定在实地的平面位置和所处高程。首先,复测设计部门提供的控制点,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点、网,结合各条施工线路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然后放出中桩,按监理程序对各桩原地面高程复测后,放出各桩号两侧开挖线。使用全站仪将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称等管道的主点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去,并用木桩标定。管线起点及各转折点定出以后,从线路起点开始量距,沿管道中线每隔50m钉一木桩(里程桩)。在测设中线应同时定出井位等附属结构的位置。然后测定开挖边桩,在每个开挖边桩部位插红旗,做出醒目标记,同时拉线、撒灰,放出该段边线。施工测量是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部分,要求测量工作人员责任心强,建立健全严格的检查制度。施工测量放样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以及相关性程序文件执行。对每次的测量成果要有两人以上校核和检查,所有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制定仪器使用和保养制度。四、测量仪器设备及人员设置测量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数量经纬仪J2苏光2全站仪CTS-602日拓普康1水准仪S3苏光25测量专业人员设置名称人数备注工程师1负责技术员2组长测量员2第三节管槽开挖工程开挖是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开挖;砂、土回填是采用机械配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