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CO2+H2O(CH2O)+O2光能绿色细胞6CO2+6H2OC6H12O6+6O2第5章植物的光合作用2碳素同化作用:自养生物吸收CO2转变成有机物的过程。它包括:细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不能进行碳素同化作用的生物称为异养生物,如动物、某些微生物和极少数高等植物。3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第二节光合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第三节叶绿体和光合色素第四节光合作用的机理第五节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第六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第七节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4教学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和叶绿体结构和功能及叶绿体色素;2、了解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影响因子;3、理解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和碳同化的过程4、了解光呼吸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的生理功能。5、掌握光合作用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植物增重来自土壤即:植物增加的重量=土壤减少的重量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何处?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五年后+74.4kg-0.057kg1642年,范·赫尔蒙特(J.B.vanHelmont)的实验结论:植物增重来自水分即植物增加的重量仅仅来自水分90.8kg干土的质量2.3kg柳树的质量开始时90.743kg76.7kg实验前后数据5年后只浇雨水图5-2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供老鼠呼吸和蜡烛燃烧光能光能结论:植物可以净化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弄坏的空气。1771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的实验B组A组结论:只有在光下植物才能更新空气。1941年:美国人S.Ruben和M.D.Kamen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H2O。CO2+2H2O*(CH2O)+O2*+H2O至今,人们对光合作用的机理有了更深的了解研究光叶绿体10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O2和H2O,制造有机物并释放O2的过程。CO2+2H2O(CH2O)+O2+H2O光叶绿体第二节光合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一、光合作用的概念111)H2O是电子供体(还原剂)被氧化到O2的水平2)CO2是电子受体(氧化剂)被还原为糖的水平3)氧化还原反应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即发生光能的吸收、转换与贮存。光合作用的特点:光叶绿体CO2+2H2O(CH2O)+O2+H2O二、光合作用的意义二、光合作用的意义1.把无机物变为有机物约合成5千亿吨/年有机物“绿色工厂”吸收2千亿吨/年碳素(6400t/s)光合作用是生物界获得能量、食物和氧气的根本途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CO2+H2O→(CH2O)+O2(△G=478kJ/mol)2.把太阳能转变为可贮存的化学能将3.2×1021J/y的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3.维持大气中O2和CO2的相对平衡释放出5.35千亿吨氧气/年“环保天使”环境保护:空气净化器,保持CO2和O2的平衡。植物减少,CO2增加,产生温室效应。干旱沙漠化地球的温室效应可以通过绿化环境得到缓解。第二节叶绿体及其叶绿体色素一、叶绿体(一)叶绿体的分离(二)叶绿体的发育、形态及分布(三)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四)类囊体膜上的蛋白复合体(五)叶绿体的成分二、光合色素(一)光合色素的结构和性质1、叶绿体2、类胡萝卜素3、藻胆素(二)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1、辐射能量2、吸收光谱3、荧光现象和磷光现象(三)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叶绿素生物合成2、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条件第三节叶绿体和光合色素了解太阳辐射和太阳光谱的本质,掌握叶绿体的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重点掌握--光合色素的种类、性质及叶绿素的合成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第三节叶绿体和光合色素第三节叶绿体和光合色素一、叶绿体叶绿体叶绿体(chloroplast)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细胞器。它分布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小麦叶横切面Chlor被膜完整度较高((一一))叶绿体的分离叶绿体的分离1.从叶片中直接分离((机械法机械法))叶叶片片匀匀浆浆细胞液细胞液叶绿体叶绿体匀浆化0.4mol/L糖醇pH7.6±,0~4℃过滤匀浆4~8层纱布或100目尼龙纱布分级离心500g去沉淀,3000g去上清液,沉淀悬浮,冰浴保存22..从原生质体分离从原生质体分离((酶解酶解法法))酶解果胶酶,纤维素酶0.5mol/L甘露醇pH5.0~pH5.540℃,振荡叶组织叶组织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质膜与细胞器质膜与细胞器叶绿体叶绿体<20μm尼龙网离心挤压((二二))叶绿体的发育、形态及分布叶绿体的发育、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