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101第二章消化系统25/2/102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二、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三、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四、胸腹部的标志线及腹部的分区第一节概述25/2/103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上消化道:口、咽、食管、胃消化管和十二指肠消化下消化道:空肠、回肠、大肠(至肛门)系统大消化腺:肝、胰、大唾液腺消化腺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二、消化系统的功能25/2/10425/2/105四、胸腹部的标志线及腹部的分区(一)胸部的标志线1、锁骨中线:经锁骨中点的垂线2、腋中线:经腋前、后襞连线中点的垂线3、肩胛线:两臂自然下垂时,经肩胛下角的垂线。4、其他:前正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腋后线、腋前线和后正中线等25/2/106(二)腹部的标志线及腹部的分区1、三部九区法:两横线:上:左右肋弓最低点,下:两髂结节两垂线:经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垂线三部腹上部—左、右季肋区和腹上区腹中部—左、右腰区和脐区九区腹下部—左、右髂区和耻区2、四分法:用通过脐的水平线和垂直线把腹部分为四个区: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右下腹25/2/107第二节消化管一、口腔二、咽三、食管四、胃五、小肠六、大肠25/2/108一、口腔(一)口腔的构造和分部(二)口腔内结构(三)唾液腺25/2/109(一)口腔的构造和分部两部:口腔前庭、固有口腔前壁—口唇四两侧壁—颊壁上壁—腭下壁—口腔底向前以口裂通体外,两口向后经咽峡通咽腔。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及唾液腺的开口。25/2/10101、唇2、腭腭构成口腔的上壁,前2/3称硬腭,后1/3称软腭软腭后缘有腭垂(悬壅垂)、腭舌弓、腭咽弓扁桃体隐窝——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的陷窝,容纳腭扁桃体。25/2/10113、咽峡上方的腭垂咽峡两侧的左、右腭舌弓下方的舌根是口腔通向咽腔的门户。4、口腔底25/2/1012(二)口腔内结构1、(1)牙功能: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并对语言和发音有重要辅助作用。(2)、分类:A、乳牙20颗,包括切牙、尖牙和磨牙。B、恒牙28—32颗,包括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25/2/1013(3)、牙的形态和构造牙冠:内部的空腔称为牙冠腔分部牙颈牙根:内部的空腔称为牙根管牙本质牙的主体构造牙釉质牙冠牙质的表面牙骨质牙根、牙颈牙本质表面牙腔——牙冠腔+牙根管,牙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通过牙根尖端的牙根尖孔及牙根管进入牙腔内,与并结缔组织一起共同构成牙髓。25/2/1014(4)、牙式在临床上,常以患者的方位为准,以“—|—”记号划分四区表示上、下颌左、右侧的牙位。通常用横线表示上、下颌牙列的分界,以纵线表示左、右侧的分界。乳牙用罗马数字,恒牙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次表示从切牙至磨牙的顺序。这种记录方式称牙式。如—|—vv表示左下颌第2乳磨牙,—|—77表示左下颌第2磨牙。(5)牙周组织:牙周膜25/2/10152、舌(1)舌的形态和结构(2)舌粘膜(3)舌肌25/2/10162、舌(1)舌的形态和构造构造:舌肌及其表面的粘膜构成。舌体(前2/3)舌的上面(舌背)以界沟为界舌根(后1/3)舌体前端狭窄称舌尖。舌系带舌的下面舌下阜舌下襞25/2/10172、舌(2)舌粘膜舌粘膜——被覆于舌的上、下面,呈淡红色,其上有舌乳头。舌乳头——舌体粘膜表面的小突起。主要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四种。其中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粘膜上皮味蕾,具有感受味觉功能。舌苔——附着于舌粘膜表面的薄层结构,是由丝状乳头浅层上皮细胞角化脱落物与食物残渣、粘液、细菌和渗出的白细胞等成分混合而成,随人体身体状况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变化。25/2/1018舌固有肌(3)舌肌舌外肌:颏舌肌:起止和作用25/2/1019(三)唾液腺舌下腺大唾液腺下颌下腺腮腺:腺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上小唾液腺:属于小消化腺,数目多,位于口腔各部的粘膜内。25/2/1020二、咽(一)咽的位置和结构咽位于第1-6颈椎椎体的前方。上起自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平环状软骨弓)平面续于食管,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为消化和呼吸的共用通道。(二)咽的分部和交通咽腔以软腭后缘平面和会厌上缘为界,自上而下分为三部: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25/2/1021咽的分部、分界标志及交颅底鼻腔鼻咽部软腭后缘口腔口咽部会厌上缘喉腔喉口喉咽部第六颈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