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对骨折中后期关节功能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熏洗对于骨折中、后期关节功能的影响以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术后中后期予以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0%,P<0.05。结论:中药熏洗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并松解组织粘连,配合功能锻炼及精心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肢关节功能,对于骨折中后期关节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骨折;中药熏洗;功能康复护理骨折后关节功能康复是骨折愈合的重要环节,功能锻炼以及中药熏洗均可有效促进骨折后功能康复。本研究对骨折中后期实施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功能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82例,其中,男59例,女23例;年龄在15-64岁之间,平均为(41.4±13.2)岁。骨折类型:23例桡尺骨骨折,19例肱骨干骨折,23例胫腓骨干骨折,17例股骨干骨折。治疗方式:22例手法复位后行夹板外固定,15例石膏托外固定,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17例,28例钢板固定术。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均能够配合医护工作,均签署了医疗知情同意书。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病情以及治疗方式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骨折康复护理方案实施功能锻炼及相关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早期(手术后0-2周)、中期(手术后3-8周)及后期(手术后9-12周)实施整体康复护理,并配合自拟中药方子进行中药熏洗。具体操作如下:1.2.1早期功能康复护理术后早期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缓解或者消除患者因担心手术效果、疼痛等引起的不良心理。同时,向患者讲解术后功能锻炼以及中药熏洗对于关节功能康复的意义,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工作。术后康复锻炼是为了促进肿胀的消退,以免发生肌肉萎缩,同时还可预防关节粘连等。目前采用的功能锻炼方法主要是进行肌肉收缩锻炼,上下肢的功能锻炼方法不同。上肢主要采用吊臂、握拳、提肩等上肢肌肉整体用力然后逐渐放松的方式进行锻炼。下肢锻炼主要是股四头肌收缩以及踝关节背伸锻炼等,通过下肢肌肉整体用力然后放松的形式进行功能锻炼。除了足部及踝部骨折的患肢可进行抬起锻炼外,股骨干骨折以及胫腓骨干骨折等经过整复的骨折肢只可在支架或者枕头上进行肌肉收缩锻炼。1.2.2中期功能康复护理骨折术后3-4周,除进行常规肌肉收缩锻炼外,应在患者的肌肉有力且患处无明显疼痛时,上肢骨折患者能够握紧拳头时,可进行主动关节功屈伸锻炼。主动关节屈伸锻炼应从单一关节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关节协同锻炼。对于下肢骨折患者,通常在患肢可抬高、踝关节可背伸以及足不发颤等情况下,进行单一关节屈伸锻炼,并逐步过渡到多关节协同锻炼。未进行牵引者,可在夹板固定下离床扶拐进行步行练习;对于行牵引者,可进行全身自由活动锻炼,并带动患肢关节互动,促进关节功能康复。在术后5-6周,须限制部分对于骨折愈合不利的关节活动,并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加大其他方向的关节活动范围及活动次数。对于合并牵引者,在解除牵引以后,应进行扶拐步行锻炼,并逐渐负重直至患者临床愈合且解除其外固定。1.2.3后期功能康复护理实施骨折固定期间所控制的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关节活动,并鼓励患者进行承受范围内的轻微动作,如上下楼、外出散步等,对于下肢骨折者最好扶拐或者继续以夹板进行保护,直至患者的骨折坚固愈合。1.2.4中药熏洗术后中期,当患者的伤口愈合,拆除缝线并且解除其外固定以后,予以中药熏洗患肢体。药用细辛7g;桂枝、当归、红花、没药、乳香各10g;丹参、白芍及续断各15g;伸筋草20g;艾叶、透骨草各30g;米醋100g。上述药物加入200ml清水,并浸泡约6-8h,然后以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20min左右,滤取药液倒入盆中,然后将药渣加入2000ml清水再次煎煮20ml,滤取药液,将两次所得药液混合以后应用。患者将患肢平放于镂空木头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