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摘要: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同他全部精神生活越能有机地发生联系,阅读时思维过程就越复杂,阅读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近几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深入发展,儿童的早期阅读问题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对于生存在终生学习时代的孩子们来说,阅读是更他们学习的基础。由此,近几年幼教领域出现了“早期阅读热”。我将从早期阅读概念的界定、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以及如何指导培养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这几个方面来展开,让幼儿沐浴在快乐阅读的春风里。关键词:指导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正文:什么是早期阅读?我认为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1关的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读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文字等等。也就是说,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通过早期阅读教育,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养成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今后学习所必需的阅读预备技巧,使儿童的认知、理解、表达、创造能力等都得到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我认为在小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精神的。然而,作为小班的老师,不难发现现在孩子呈现的阅读状态:有的孩子把书当做玩具,卷起来做望远镜,甚至撕抢书籍来取乐;有的孩子会自主选择想看的书籍,从头翻到尾,问问他看到什么,结果什么都不2知道;也有喜欢看书的,能够捧着书自言自语的。有关研究表明:阅读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有的,人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在3-8岁期间开始形成的。但是小班幼儿思维的跳跃性,注意的不随意性,有关自然、社会方面经验的贫乏性,使得他们在刚入园进行早期阅读时易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如果孩子不能正确地观察画面,不能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而仅仅停留在简单、重复的翻阅这一水平上,就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久而久之,甚至会形成不爱看书、讨厌看书的习惯,因此,有效的指导小班幼儿阅读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我将从幼儿阅读环境、教师指导策略、家园合力三方面来谈谈我对指导小班早期阅读浅显的看法:一、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1.建立图书角,引导幼儿随时翻阅。从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需要出发,为幼儿提供专门的、光线充足的图书室和阅读区。图书室和阅读区中应合理摆放小桌子、小椅子、地毯和软垫,尽可能布置得舒适而温馨。幼儿可以坐在桌前看书,也可以坐在地毯上或靠在垫3子上翻阅图书。每天业余活动时间让幼儿去图书角自由选择读物阅读。如每天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自由活动、午睡前、离园前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书,3~4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小圆圈看书、讲故事,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安心、静心地看书。可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幼儿边看边讲,教师给予适时的鼓励,以此来激发其他幼儿的阅读行为。2.建立亲子图书室一个好的阅读环境的组成,不止是一个地点和一本书,人,才是引导幼儿和书对话的关键。在阅读中,教师、保育员、家长,都可以成为阅读的引导人。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可以在走廊、墙角等公共场所投放数本适合幼儿、家长共读的图书,即所谓的“亲子书吧”,开展“大小书虫手牵手”亲子阅读活动,让更多的家长关注、参与幼儿的阅读,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一种互动的阅读关系。3.图书角内容选择4一个好的早期阅读活动,内容选材至关重要。怎么来找活动内容呢?我们要选择生动、形象的阅读材料来激发小班幼儿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