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赶海教学设计VIP免费

赶海教学设计_第1页
1/4
赶海教学设计_第2页
2/4
赶海教学设计_第3页
3/4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悟、交流等多种形式,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感情。2.认识叹词,体会其所表达的情趣。3.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1.请同学们看一段大海的录象[看录像](看完)当波澜壮阔的大海渐渐地平静、退潮,我们就可以去赶海了,体验赶海的乐趣了。我们来继续学习11课《赶海》。2.通过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用大海的录像再现大海的波澜壮阔和风平浪静的美丽画面、动听的声音,学生就能充分感受到大海的神奇魅力,在情境中继续学习,产生想去赶海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二.初读感知——探寻“趣”1.轻轻打开课文,自由读2-4节,你觉得赶海有哪些趣事,可以用笔画下来,作上记号。2.集体交流。你认为什么很有趣?说给大家听听。(相机板书)【设计意图:在理清课文脉络以后,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感兴趣的句子朗读,能初步感知赶海中的趣事的有趣。】三、读悟结合——体验“趣”1.合作探究:1现在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描写“我”和小伙伴们追浪花、捉螃蟹、捏大虾的句子和词语。和小伙伴说说哪儿有趣?觉得那些句子很有趣就多读几遍,然后我们比一比谁读的好!2.集体交流:你认为什么事很有趣呀?抓住词语、句子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吧!(1)感受追浪花之趣。抓住词语谈感受:海水哗哗往下退,飞跑着追赶等。看视频,加深学生的体验。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去读。师:让我们象他那样把追赶浪花的快乐读出来!(齐读)(2)体验捉螃蟹之趣。交流:哪个小朋友找到捉螃蟹的句子和词语了?读给大家听一听。抓住“哎”、“努努嘴儿”、“东逃西窜哩”体会我和小伙伴的开心和捉螃蟹的有趣。再看课件,看完之后说说看见了什么。指导朗读,把捉螃蟹的快乐和高兴表现出来吧!男生和女生比赛朗读捉螃蟹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好!(3)领会捏大虾之趣。抓住比喻句来说一说。大虾很神气很威武,就像一员武将。出示武将威风凛凛的形象,和大虾神气活现的样子进行比较。别看大虾那么威武,“我”轻轻用手一捏,他就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相机板书“捏”)指导朗读:如果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大虾和武将的样子,那朗读时一定会觉得这件事很有趣!自己试一试。再一二组和三四组比赛朗读。注意读好“咦”、“哦”。3.交流人们的收获。2(1)太阳偏西了,我收获了螃蟹、大虾,这是我的——战利品,那赶海的人们收获的还有什么?他们是“满载而归”。(板书“……”)谁能用“人们有的……有的……有的……,他们真是……”来说一句话?(2)指导用高兴、喜悦的语气去读。齐读4.体会作用,指导写法。(1)引读第5节:海风吹拂着,我感到舒服极了。我一边走,一边唱起了歌……播放《大海啊,故乡》孩子们一起唱。课文用歌曲开头,又用歌曲结尾,你能体会出我怎样的感情?(2)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总结全文,首尾呼应。(3)指导写法:最后一个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首尾呼应,同学们在习作的时候恰当地运用,能使你的习作结构严谨、锦上添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划词句、品趣味、读一读,丰富了赶海活动的趣味;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反馈中品读了精彩词语和段落,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的作用,并指导习作也可以用这样的写法,使其更知其所以然。】四、成果大比拼——展示“趣”1.赶海真是很有趣!哪些同学去赶海?觉得很开心吗?分小组说一说你怎样赶海?怎样缴获战利品的?2.再写成一段话。同桌互改,小组评选佳作,全班展示。【设计意图:我们的家乡就有美丽的大海,孩子们调动熟悉的记忆,以亲身的体验来谈怎样赶海、怎样缴获战利品,获得更多的体验。】板书设计:追浪花3赶海{捉螃蟹}趣捏大虾……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紧紧抓住赶海中的趣事展开学习活动,学生自读探寻“趣“,多媒体辅助体验“趣,朗读训练感悟“趣”,成果展示赶海的“趣”。学生的童真、童趣能快乐地表达,学生真切地体会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赶海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