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说教学需要“纲举目张”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226534顾德兵高中小说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策略,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我们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要紧扣小说的三要素,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要抓住主要人物和重要情节,抓住这些“纲目”主干,就会顺利切入小说腹地,把握小说的主旨内涵。一、针对文体特点,扣准小说纲目小说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文体,但并不代表所有学生对这种文体有足够认知。小说一般篇幅较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对小说内容理解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小说内涵思想更不容易把握,如果方法不对,对小说的理解就会过于肤浅,对小说人物认识也会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小说教学需要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全新改革,这样才能快速提高教学效率。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掌握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形成小说教学的总体框架。因为人物不能离开具体的事件,更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事件中必然有人的活动,事件也需要一定的背景衬托。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列举小说“纲目”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所谓小说纲目,是指小说中串联情节人物命运的写作线索和主题思想,是对小说内质的精辟概况和提炼。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进而反映社会现实,引发读者的思考。在具体学习时,要根据文体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如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学生在阅读时如果能够围绕中心人物祥林嫂展开探讨,对发生在祥林嫂身上事件进行列举,并把这些事件连缀起来,这个人物的性格特质就会显现出来。再结合小说的时代背景,小说的主题就很容易把握了。所以阅读小说时,要把握小说的文体特征,抽取“纲目”,学习起来就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二、抓住人物事件,挖掘主旨内涵既然小说是由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构成,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展开重点探究,这样才能深度挖掘小说主旨内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人物的艺术形式,展开对主要人物的分析解读,必然成为小说学习的第一要务。小说学习首先要确定小说主人公,并对人物展开的相关描写进行梳理。像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都可以起到刻画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特别是典型描写,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特点。如《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人物有林黛玉、贾宝玉和王熙凤,虽然林黛玉是“女一号”,但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些人物的形象塑造都从不同角度解释小说主旨内涵。因此,在教学中,不妨对这几个人物进行对比认识。林黛玉家遇不幸,来到贾府,自然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凡事都非常谨慎小心,但生活依然给他带来诸多难题,令这个弱女子与泪水结伴,也为后文不幸结局埋下伏笔。文中的几处描写对刻画人物发挥重要作用。对这些典型描写进行梳理,就会清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脉络。其次是围绕主人公列举事件。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汇总分析,看看这些事件与人物命运形成怎样的勾连。像林黛玉婉言谢绝邢夫人之邀、在王夫人房中不肯就坐等事件,都可以清晰反映林黛玉的心理。通过对主人公的性格解读,可以深度挖掘人物思想内涵。不妨让学生分组对不同人物进行分析解读,这对整体把握小说主旨有促进作用。三、品读关键情节,实现重点突破小说情节设计时,自然有主次之分。我们在阅读时需要分清,哪些属于主干,哪些属于枝叶。抓住关键环节进行点读、品读、研读,无异于“打蛇打在七寸上”,学习效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小说教学也有重点和难点之说,要实现重难点突破,教师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和方法。首先要确定关键情节位置。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然后小组讨论,确定关键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圈定关键情节,然后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讨论解答。其次是给出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对小说的理解自然更深刻,不妨给学生一个“路线图”,让学生一步步走进情节之中,与文中人物同呼吸,这样势必可以激起更多共鸣。再就是分层进行指导。给不同学生群体不同学习目标,可以按照性别、性格、学力等标准确定群体,不仅学生乐于接受,还能够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边城》时,要紧紧抓住小说的语言、心理、环境描写,重点把握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