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尊重学生开好头起好步--浅谈体育课堂上的导入设计扬中市三跃中心小学韩红军“老师,你的喉咙怎么哑了?”“老师,你说的话我听不清楚”……这是我今年教二年级体育课上第一节课时学生开门见山给我的问题,换成以往,我或许会把这些学生训斥一番,可静心一想,我的嗓子确实是沙哑的,刚刚接触我的孩子们说的是实话啊,他们何罪之有呢?于是我换了一个态度,问孩子们:老师嗓子这么哑,你觉得老师说话吃力吗?你该怎样做呢?学生一下子就议论开来,个个表示要安静上课,果然,整节课学生秩序井然,学生练习组织游戏有条不紊,一节课轻松而愉快。回顾这节课的组织教学,没有什么特别的壮举,也没有什么有趣的游戏,就是这么平淡的开端,带来了不平常的效果,因些我要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讨论等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景,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活动积极,那被调动的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以下是我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1.问题导入只要有问题就是好事,最怕的是学生默默无语。学习源自于疑问。结合课堂内容,在导入中提出疑问,激发悬念,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心存疑问,渴望答案的求知情景中学习。我常在课前给学生来一个“小甜点”,给他们一些体育的趣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更为一堂课创造了探索的气氛。如在教学打羽毛球的课堂中,一上课,我就先组织学生讨论:能不能利用羽毛球创造出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来。同学们立即被吸引并积极的讨论起来。有的说:“可以把球换成乒乓球,在空中打”;也有的说:“把球拍换成网球拍”;还有学生说:“乒乓球轻了,网球重了,我们自己自制一个球,这个球可以用报纸做,有弹性还有重量”;同学们七嘴八舌……。探究的过程中,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场所,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2.故事导入故事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孩子爱听故事,各种和体育有关的奇闻逸事往往会让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的学习。这其中常见的就是体育名人的小故事,其影响不限于课内,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练习兴趣,自己去寻找锻炼的方法。如在教学三年级“小篮球的运球和传球”这一单元时,课前我就让学生去收集有关篮球运动的明星和相关知识,一上课就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知识,大家畅所欲言,谈到了NBA、谈到了乔丹、说到了姚明……,一下间,大家和“篮球”拉近了距离,个个都跃跃欲试,因而课上在教学时自己也觉得似乎得心应手了许多。3.“角色”导入学生最喜欢的是游戏、比赛,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扮演一个“角色”对学生兴趣的提高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因此,在一些体育课的开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从而拉开课的序幕对于整节课来说将会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如三年级刚开始学习跳跃时,如果教师只是开门见山地宣布学习内容,再示范,再练习,当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样,我们也可以在课的开始,让学生想像一下,“老村长慢羊羊带领喜羊羊、美羊羊,懒洋洋,沸羊羊……去郊游,他们面前遇到了一条沟(用绳子设置成一条沟)他们该怎样过去呢?”“如果你是喜羊羊、美羊羊,懒洋洋,沸羊羊……,你该怎么办?”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有的说跨过去,有的说用木板搭桥走过去,有的说跳过去……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跟着老师这个老村长学习跳跃,最后小羊们都学会了,都跳过去了。因为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学生学习和练习跳跃显得特别卖劲。4.生活导入学生都喜欢和自己生活有关的东西。创设生活情景导入课堂,能够消除学生对课堂的畏惧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比如在《前滚翻》这一课时先由一个生活的实际故事:小军放学路上骑车回家,忽然撞到了一块大石头上,人从车子的前面翻了过去,就在小军落地的一刹那他做了一个动作化险为夷。这个动作是什么?它真的那么神奇吗?从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