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供水企业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初探作者:林少萌,李育钒,蔡慧娅【摘要】从水质监测机构的演变、实验室工作环境改善、仪器配置的提升、检测范围的扩大、厂级化验室原始记录的健全、检测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简述了瑞安市供水企业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现状,对水质监测机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供水企业;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建议;瑞安市瑞安市水务集团组建于2010年初,总供水规模40万吨/日,供水服务区域分市区、塘下、马屿陶山三大片区,服务人口100多万人(不包括外来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以上。集团下属有三个供水公司,共有13个水厂(车间),每个水厂均建立厂级化验室,负责日常监测任务;一个水质监测公司,负责8个水源地水、各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常规项目监测任务。瑞安市供水事业是从1965年的一个只有1500吨/日供水量的小水厂发展至今,是温州市供水事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而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也走在各县(市)供水企业的前列。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水环境污染,及人们对饮用水安全意识的提高,《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促进了供水企业从“有水喝”到“有健康水喝”不同理念的快速转变。因此,笔者根据瑞安供水企业水质监测的发展经历,与大家一起谈谈水质监测能力的建设。1.水质监测机构的演变水质监测公司前身追溯至瑞安水厂生技科下属一个化验室,检测项目10多项;2001年成立水质管理科,归属经理室领导,承担着全公司水质管理任务,检测项目增至35项,各水厂建立了厂级化验室,每日监测项目为16项,各岗位设监测点,初步建立了三级水质检测网;2010年3月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水质监测公司,2011年2月获得了计量认证资质,检测范围涵盖着地表水、饮用水、矿泉水、桶(瓶)装饮用水和纯水、污水、混凝土用水、净水剂等原材料八个方面,146个参数,还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并负责各水厂检测技术和水处理技术指导工作。水质监测机构的演变,确定水质监测对水质提高的重要性。2.实验环境的改善实验室的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水质监测公司现有面积1200㎡,办公区与实验区完全隔开,特别是每台精密仪器均独立拥有一机二室(预处理室和检测室),避免相互之间交叉污染;微生物实验室布局设计更为合理,水样及待培养样品均从不同无菌传递窗进出无菌操作室,配药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镜检室均满足各自的恒温、恒湿、无菌、无尘、通风等工作要求;其他检测室均按计量认证要求进行科学、合理、先进的布置,整个实验室在浙江省县(市)级水质监测机构中是屈指可数的。过去不重视厂级化验室建设,现在均得以改善,有独立的理化室、微生物实验室、天平室、试验室、各型仪器室(含一机二室)等,使实验环境涣然一新,工作质量得以保证,更有利于对水质的及时监控。3.三级水质监测网的提升3.1自动化监测系统建设为了提高供水水质,制水各工序水质的监测极为重要。现在供水规模在1万吨/日以上的水厂各工序均按装了在线自动监测仪,改变了过去用手工监测,费时又不及时状况。原水浑浊度、pH值,沉淀后和滤后水浑浊度、pH值、余氯,出厂水浑浊度、pH值、余氯,实行24小时连续监视,及时修正各生产工艺参数,为水质提高起决定性第一步。各工序水质均有内控指标,以确保管网(末梢)水达标。在1万吨/日以下的水厂有计划的进行改造,逐步实现各工序水质监测自动化。3.2厂级化验室3.2.1仪器的配置现在各厂级化验室改变了过去只有玻璃分析器皿及精密度不高仪器的状况,均配置高精密度的浑浊度仪、pH仪、余氯仪、分光光度仪,大大提升了厂级化验室监测能力。3.2.2工作任务厂级化验室任务有:①每日一次的原水、出厂水各16项目监测,同时每隔2小时的出厂水浑浊度、pH值、余氯,确保出厂水符合内控指标要求;②每日一次的需矾量试验,结果数据提供给加药车间作为投药依据;③每周一次配合仪表技术人员对监测仪器的维护和校正;④分析各水质数据,做好厂长的技术参谋。3.2.3原始记录的健全厂级化验室的水质检测数据对生产极为重要。过去浙江省多数厂级化验室均未建立原始数据管理制度,笔者在2002年设计了一套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