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白鹿原作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政治文化角度看,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有以鹿兆鹏、白灵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谦(黑娃)、大拇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从民间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相互融汇交织,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本课节选自第五章。节选之前写了李寡妇一地卖两家,引起了白嘉轩与鹿子霖的争斗。两人为了挣个面子,决定见官去解决。后来由朱先生出面,了结了官司。这件事影响很大,滋水县令批为“仁义白鹿村”。节选的文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修葺祖祠,兴建学堂,教育后人,为的是“仁义白鹿村”的精神永久流传。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逃遁.()2.打诨.()3.栋.梁()4.椽.子()5.伺.候()6.趔趄..()7.料峭.()8.愠.怒()9.亲昵.()10.规矩.()11.雏.形()12.繁衍.()dùndòngcìhùnchuánlièqieqiàoyùnnìjuchúyǎn成语释义1.趔趔趄趄:身子歪斜,脚步不稳。2.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3.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4.不容置疑:不允许有怀疑。意思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5.天经地义:指绝对正确、不容改变的真理。也用以表示理所当然,无可怀疑的意思。6.顺理成章:原指作文顺着条理,自成章法。比喻作文,做事遵循理路就能顺利完成。后也形容说话,做事合乎情理,有条不紊。7.慷慨激昂:形容情绪激动,精神振奋,充满正气。陈忠实,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别白鸽》等40余种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在日本、韩国、越南翻译出版。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陕西白鹿原村的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通过对西安东南这片天然的黄土高原上地域人风的描写,折射出从清末到建国初期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变。《白鹿原》以白鹿原为近现代历史更替嬗变的舞台,以白、鹿两家三代人的各自命运发展和相互间的人生纠葛为主线,细腻地反映出白、鹿两大家族及周围各色人等祖辈三代人的恩怨纷争、灵肉交缠。借助这个颇具史诗意蕴的故事,小说深刻地审视了凝结在上个世纪前五十年关中农人身上的民族的生存追求和文化精神,且演绎了“一个民族的秘史”,将蕴藏在这部秘史之中的悲怆国史、隐秘心史和畸态性史揭示得痛快淋漓。本文中,家族宗法制度鲜明地站在白鹿原上。从族长的继承,到“仁义”的碑文,再到祠堂里全体男人的跪拜,无一不体现着家族宗法制度。同时,作者把白、鹿两家修祠堂、建学堂当做一件大事来写,对这样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的叙写,也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文章在表述兴办学堂的前前后后时,设置了哪些情节来渲染热闹的气氛?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明确]从事情的起因着手,对祠堂来历和村庄历史的交代,翻修祠堂,族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整个村庄洋溢着欢悦的喜庆的气氛;工程竣工时请来了戏班子,唱了三天三夜;白嘉轩、鹿子霖一起去白鹿书院请朱先生,朱先生对他们感激不尽;简朴而又隆重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