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教学设计方春婷户县山阴小学《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2、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亲自去试一试的道理。3、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及表达能力。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过程与方法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大胆发言,敢于请教。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2、使学生懂得学习要和实践探究相结合。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教学策略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质疑、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法及学法:教法:(1)图片及多媒体直观展示法;(2)以读促悟法。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小马过河》课文录音。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请大家欣赏。2、播放课文录音。这个故事好听吗?谁能说说你听懂了什么?3、导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小马过河》(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声将课题读两遍。二、整体入手,理清脉络。请大家把书翻到79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思考:小马几次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如何?2、集体强化,梳理课文脉络: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两次)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一次过河?(三至四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二次过河?(6自然段)小马两次过河的结果一样吗?(第一次过不了河;第二次趟了过去。)三、细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引入情境,质疑解疑。过渡: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为什么没有过河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想的?(2)同是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用“————”画出牛伯伯和松鼠说的话,在有感情地读一读,想一想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学生自主学习后,分小组讨论。)四、深入理解,深化感悟,明析事理。(一)解决第一个问题:1、师: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2、小马高高兴兴的往磨坊跑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借机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让学生明白困难所在。3、你们想象一下,它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啊!(为难)3、请你用为难的语气把此时小马心里的想法读给你的同桌听。(教师指导朗读)(二)解决第二个问题:1、同是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分别出示两种动物图片及它们所说的话。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松鼠拦住小马,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松鼠认真地说:“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引出矛盾,为下文作铺垫和过渡。(2)如果你就是老牛,如果你就是松鼠,你会用什么语气对小马说话?出示课文第二幅图、第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老牛、松鼠的神情,并指导说话。(老牛说的话要读得轻松,慢条斯理;松鼠说的话要读出急切、认真的语气。小马说话的情感前后有变化,开始是高兴,接着是犯难、犹豫。)自己把这两种动物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读一读。(3)师生分角色朗读三、四自然段。2、同是一条河,它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完成填空,这样的句子说一说其中的原因。并板书:高、浅;矮、深)3、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们仔细想过了,可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想过它们说的话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多媒体出示带有近义词“马上、连忙”的句子。)(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2)、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A、指名读。读了以后,你明白了什么?(小马不动脑筋)4、由于小马遇事不动脑筋,这才没有过河,妈妈是怎样教育它的?(1)学生自读第5自然段,老马教育小马的情节。并划出一句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话。让学生齐读老马教育小马的话。(2)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