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己亥杂诗(其五)-(3)VIP免费

己亥杂诗(其五)-(3)_第1页
1/13
己亥杂诗(其五)-(3)_第2页
2/13
己亥杂诗(其五)-(3)_第3页
3/13
己亥杂诗龚自珍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史学家、诗人,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已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期间往返九十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己亥杂诗作者简介:背景链接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龚自珍辞官南归。正值暮春时节,夹花生树,日暮风起,残红一片。点点飞花,忽然惹起了一股浓浓的离别之情,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挥动马鞭吟出了《己亥杂诗》这首诗。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无限。这里形容作者离别京城时的无限愁绪。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旧读xiá,与二、四两句同韵。诗歌解读己亥杂诗龚自珍指作者将要去的地方远离京城。东方故里。诗意: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京城,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无限感慨中表现出作者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1.诗人为什么要辞官回家?是否从此不再关心国家命运?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还想着为国家做些事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比喻诗意:那缤纷的落花并不是没有感情,它们化作沃土后,更加呵护滋养着花儿。(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2.怎样理解结尾的主旨句?“落红”喻辞官,“春泥”喻平民百姓,“花”喻朝廷。诗人看到落红想到自己,虽然花儿已谢,但没有终结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回到滋养它的泥土中去,化为春泥,为养护来年新开的花朵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诗人以落红自喻,移情于物,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1.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2.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3.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落红”的形象,就成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主题意义练习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016河南中考题)己亥杂诗拓展中考题:1.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2.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结构梳理己亥杂诗辞官南归不甘沉沦为国效力表明心志失落离愁甘愿奉献离情浩荡肠断天涯落红有情化泥护花拓展:古代诗人描写落花•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二)拓展:(shì)(jiàng)(yīn)诗意: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己亥杂诗(其五)-(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