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竞赛辅导题一、选择题1.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2.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的CO质量为8.4gB.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1.2gC.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D.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为24%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B.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C.向HCl和MgCl2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D.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4.如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D.①②③5.在一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着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固体,通入足量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至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增重13.2g,则原固体物质质量减少()A.16gB.4.8gC.9.6gD.11.2g6.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滴有石蕊试液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溶液变红CO2能与石蕊反应B往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锌粉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滤渣中一定有Cu和Fe,可能有ZnC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Ag+离子D把质量相同的镁条与锌粒同时放入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中镁条与盐酸产生气体更快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A.AB.BC.CD.D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Fe→Fe3O4B.S→SO3C.CO2→COD.Na2CO3→NaCl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探究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A.AB.BC.CD.D9.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10.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A.点燃混合气体,使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B.把混合气体通入石灰水中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从一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二、填空题11.O2,CO2,CO是我们本学期化学学习过程中最为熟悉的三种气体,请根据一定的依据对他们进行分类:分类依据是否①是否具有可燃性COO2、CO2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13.“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4.某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1)当打开K1、关闭K2时,可完成用________(写反应物的名称)制取氧气的实验,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2)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