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2)1.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20℃时,将33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的溶液(填“是”或“不是”)20℃时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g。(2)向(1)中所得的溶液中再加入3g氯化钠,充分搅拌,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g。(3)向(2)中所得的溶液中再加入3g氯化钠,充分搅拌,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g。2.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是;盛有啤酒的啤酒瓶受热易引起爆炸的原因是。3.已知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在该温度下,将25g氯化钾固体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5%B.28.6%C.33.3%D.50%4.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溶液质量不变D.有KNO3晶体析出5.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坑,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定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6.m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7.右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t2℃时,b的溶解度比a的溶解度大C.在t1℃时,a、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在t2℃时,将20ga物质加到100g水中,得到是饱和溶液8.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在60℃时,将60gKNO3投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54.5%B.37.5%C.52.4%D.47.5%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40g,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4℃时,溶质N的饱和溶液120g中含N20g,所以4℃时,溶质N的溶解度为20gC.一定温度下,物质M的饱和溶液100g中含M物质30g,则物质M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为30gD.20℃时,50g水中溶有溶质P20g,则物质P在20℃时的溶解度为40g10.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序号,下同)。(2)t1℃时30gA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g。(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11.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100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能溶解的KNO3,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该学生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加入KNO3的质量(g)80100120140溶液质量(g)180200210210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4得到的溶液属于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g(g/100g水)。12.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如下问题:⑴图中B点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t3℃时,每100g溶剂和S1g溶质形成不饱和溶液。A点的意义: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⑵若A、B两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加20g水,A点的溶解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A、B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前者大”、“后者大”或“相等”)。⑶当温度降低时,A点变动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原来比较(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⑷若使M点的(100+S1)g溶液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至℃;增加溶质g和。13.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甲、乙所示。请回答:甲乙丙(1)由图甲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硝酸钾的溶解度;(2)欲对含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进行提纯,可以使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__;(3)如图丙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放热),石灰水变浑浊,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