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单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6月月考高一化学试题1.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BCD两极材料Zn片.石墨Cu片.Ag片Zn片.Cu片Fe片.Cu片插入溶液H2SO4AgNO3溶液蔗糖溶液稀盐酸A.AB.BC.CD.D【答案】C【解析】A.锌是活泼金属,石墨能导电,锌和硫酸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A不符合;B.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且铜片能自发的与硝酸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B不符合;C.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负极不能和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C符合;D.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且铁片能自发的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D不符合;故选C。点睛:根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来判断,原电池的形成条件:1.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为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极相互连接(或接触);4.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H+向负极移动B.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C.Zn电极反应:Zn-2e-=Zn2+D.Cu是正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A错误;B、锌的金属性强于铜,锌是负极,则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B正确;C、Zn是负极,电极反应:Zn-2e-=Zn2+,C正确;D、Cu是正极,D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3.如图所示装置中,电流表G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极放出气体,Y极逐渐变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是Zn,Y是Cu,Z为稀HCl溶液B.X是Cu,Y是Zn,Z为稀H2SO4溶液C.X是Cu,Y是石墨,Z为稀AgNO3溶液D.X是石墨,Y是Fe,Z为稀AgNO3溶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电流表G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构成了原电池,Y极逐渐变细,说明Y是负极,X极放出气体,说明X是正极,并且是溶液中的H+放电。A、Zn比Cu活泼,此时X是负极,与题意不符,A错误;B、Cu没有Zn活泼,此时Y是负极,Z为稀H2SO4溶液,Cu上放出H2,与题意吻合,B正确;C、Cu(X)是负极,与题意不符,C错误;D、石墨(X)是正极,有固体Ag析出,与题意不符,D错误。考点: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相关知识。4.有关如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胶)()A.锌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C.电子由铜极向锌极移动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答案】B【解析】A.Cu为正极,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故B正确;C.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向正极移动,其中锌为负极,故C错误;D.Cu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析出Cu附着在Cu电极上,故铜片质量增加,故D错误,故选B。点睛:注意电极的判断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为原电池装置,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Cu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5.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C>A>BB.D>A>B>CC.D>B>A>CD.B>A>D>C【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A、B相连在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显然是A被腐蚀,电子经导线流到B中,B被保护,故活泼性A>B;A、D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D比A反应剧烈,表明活泼性D>A,由Cu能置换出C而不能置换出B可知活泼性:B>Cu>C。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D>A>B>C,故选B。考点:考查了金属活泼性的比较的相关知识。6.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和己烷相同,且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则下列关于a的观点正确的是()A.a的一氯代物可能有三种B.a分子中可能有三个甲基C.a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a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