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折特定单位或组织。2、权责发生制:是指以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及其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3、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4.资本性支出指为了取得本期及以后各会计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5.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逐渐转移的价值。这部分转移的价值以折旧费的形式计入成本费用中,并从企业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转化为货币资金。6.收款凭证是用以记载现金、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记账凭证、根据现金、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而成。7.后进先出法是假定后收入(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对发出存货按照这种假定的流动顺序进行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8.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二、简答1、简述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答: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会计核算是整个会计工作中折基础,而离开了监督,会计也就失去了生命,会计监督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灵魂。2、简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答: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3、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哪些?答: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4.简述会计分录的编制。会计分录有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之分,当一笔经济业务只涉及两个账户发生增减变化时,编制一借一贷的简单会计分录;当一笔经济业务引起两个以上账户发生增减变化时,编制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的复合会计分录。5.简述可转换债券的优点。对投资者的优点:①风险较小。②可以将债券转换为股票,以取得较多的股利。对发行企业来说的优点:①发行代价较小。②如果想增加权益资本,发行可转换债是最好的方式。③易于资金的筹集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的现时义务,并引起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3、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称为净资产。4、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至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5、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简答1、资产有哪些特征?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应该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必须能够以货币计量。2、负债有哪些特征?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对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能够以货币计量3、简述“借”、“贷”二字的含义。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4、简述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账户的借贷两方必须做相反方向的记录,一方用来登记增加额,一方用来登记减少额。借方用来记录:资产的增加,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益的转销。贷方用来记录:资产的减少,费用成本的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借贷记账法的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5、简述试算平衡的原理。所谓试算平衡,就是根据资产和权益之间的平稳关系来检查各类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在借贷记账法下,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就使得根据每一项经济业务所编制的会计分录,借贷两方的发生额必然是相等的;将一定时期内(如一个月)反映全部经济业务的所有会计分录,都记入有关账户后,所有账户的借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