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煤集团矿中2016届高三下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现已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指的是A.铁元素B.铁单质C.四氧化三铁D.硫酸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指的是铁元素,选项是A。考点:考查人类所需营养物质的含义的判断的知识。2.201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溉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制作一次性饭盒,减少“白色污染”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cryrle)【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煤和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会产生污染,错误;考点:考查化学与STS联系。3.以下不属于酯类物质的是A.甘氨酸B.硝化甘油C.脂肪D.硝酸纤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甘氨酸是氨基酸,错误;B.硝化甘油是酯类物质,正确;C.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正确;D.硝酸纤维是硝酸和纤维素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酯类物质,正确。答案选A。考点:本题考查酯类的判断。4.mgFeO、Fe2O3、CuO的混合物,加入120mL1.0mol/LH2SO4溶液中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1.5mol/LNaOH溶液至刚出现沉淀时,消耗NaOH溶液40mL;将mg的混合物用CO气体加热还原,实验过程中耗去标准状况下的CO3.36升,得固体wg。则w的值为A.m-0.96B.m-1.44C.m-1.6D.m-2.4【答案】B【解析】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中和体系中的硫酸,故体系中硫酸为0.03mol。所以生成金属硫酸盐的硫酸根离子为0.12-0.03=0.09mol。因原氧化物中氧原子数目与金属硫酸盐中硫酸根离子数目相等,故混合物中的氧原子也为0.09mol,质量为0.09*16=1.44克,所以混合物中金属的质量w=m-1.44。故选B5.下列物质中含碳量最高的是()A.甲烷B.乙烷C.乙烯D.苯【答案】D【解析】6.NH4Cl溶液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NH4+)>c(Cl—)>c(OH—)>c(H+)B.c(Cl—)>c(NH4+)>c(H+)>c(OH—)C.c(NH4+)+c(H+)=c(Cl—)+c(OH—)D.c(NH4+)+c(NH3·H2O)=c(C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l-)>c(NH4+)>c(H+)>c(OH-),A项错误;B、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l-)>c(NH4+)>c(H+)>c(OH-),B项正确;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NH4+)+c(H+)=c(Cl-)+c(OH-),C项正确;D、依据溶液中物料守恒,氮元素守恒得到:c(NH4+)+c(NH3•H2O)=c(Cl-),D项正确;答案选A。考点:强弱电解质判断7.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不加热)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B.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C.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D.若A为浓硝酸,B为石墨,D将看到红棕色气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在不加热的条件下,两者不反应,错误;B、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解,错误;D、若A为浓硝酸,B为石墨,生成的二氧化氮会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错误。考点:考查常见气体制备与性质反应8.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A.1:1B.1:6C.2:3D.3: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l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方程式是: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方程式可知,当酸碱足量时,反应产生的氢气要以不足量的Al为标准计算。Al的质量相等,相等,则反应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氢气的体积也相等。故选项A正确。考点:考查铝与酸、强碱发生反应产生的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