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7.26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1一、选择题1.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我们不学他们”的含义就是不奉行屈辱的外交方针,其中B项最能反映这一点。答案:B2.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是为了()A.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B.回应西方国家的孤立遏制政策C.积极同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为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1953年底周恩来提出了这一原则。答案:C3.中国与亚非发展中国家关系一直很友好,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之间交往奠定基础的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大D.第一次不结盟会议解析:亚非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促成了许多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答案:B4.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文章所评述的事件及其重要成果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打破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政策有重要意义B.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决议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D.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解析:在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亚洲的力量,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并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解决,显示了中国的力量,也显示了亚洲的力量A出现在1950年;C出现在1953年;D出现在1955年。答案:B5.读下图“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据此图分析,理解错误的是()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B.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崛起C.西方国家放弃了长期以来敌视中国的政策D.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解析:本题要认真分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国家长期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从示意图上看,仍有一部分国家不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这一部分国家就是西方国家。答案:C6.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出发点不包括()A.取得与美国同等的国际影响B.改善中国的国际发展环境C.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D.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解析:解题关键是把握中美关系改善的历史背景,这一点教材叙述的很清楚。此外要把握当时美国的国际霸权地位,中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善中美关系绝不是要走美国的霸权道路。答案:A7.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方面表示“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方面则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这说明()A.我国对中日关系的原则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B.两国将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C.日本彻底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D.两国已经完全冰释前嫌解析: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在当今时代,故B项错误。日本并没有彻底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深刻反省和道歉,如一部分右翼势力参拜靖国神社,否定侵华战争,故C项错误。由于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矛盾仍然存在,所以D项错误。答案:A8.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再次较量”“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解析:“扬眉吐气”指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