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十五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课时检测(三十七)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十五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课时检测(三十七)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4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十五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课时检测(三十七)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4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十五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课时检测(三十七)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4
课时检测(三十七)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2018·镇海中学月考)1921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B.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D.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的成分解析:选B材料中陈独秀举的三个例子说明了当时的青年对于西方的学习存在着误解,存在着极端化的倾向,故B项正确。2.如图是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A.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与否定B.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C.象征国共两党着手准备第一次合作D.表达出了“以俄为师”的思想倾向解析:选B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作为其阵地的《新青年》则成为主要的宣传刊物,这客观上表明其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故选B项。3.白话文原来是一种民间文学,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不是正式文体。然而,20世纪初期,它却在中国流行开来。这主要是因为()A.政府的大力提倡B.思想启蒙的需要C.政治变革的推动D.白话文通俗易懂解析:选B材料中白话文在中国流行开来,主要是受到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影响,白话文更有利于新思想在普通民众中的传播,是思想启蒙的需要,故B项正确。4.《新青年》自第2卷刊登通告:“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同时,《新青年》第1到3卷每一号的封三都刊有《投稿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此举()A.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B.体现了兼容并收的原则C.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D.大力弘扬了“五四精神”解析:选B“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等信息说明《新青年》对来稿采取了兼容并收的原则,故选B项。5.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及材料中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结合所学可知是反对胡适提出的改良主义,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革命,说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且其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强,C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的指导思想,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A项;实业救国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后兴起的,主要是宣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批判传统礼教,故D项错误。6.1916年,陈独秀发表文章:“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由此表明他()A.否定党派运动B.主张国共合作C.倡导国民运动D.厌恶政权更迭解析:选C材料说明国民对于党派之争,不再关心,因此,此时的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并未充分动员民众,由此可知他主张发动民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故选C项。7.“中国固有的精神其实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为冲破“固有的精神”,先进中国人采取的对策是()A.开展戊戌变法B.发动辛亥革命C.掀起新文化运动D.传播马克思主义解析:选C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奋起反击,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10分)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十五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课时检测(三十七)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