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检测(五)(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1947年4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演讲中宣称:“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美国欲“肩负起领导责任”的真实意图是()A.夺取世界霸主地位B.控制操纵联合国C.复兴欧洲战后经济D.主导西方阵营解析:选A。据材料“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真实意图是夺取世界霸权,故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是夺取世界霸权地位的具体表现和步骤,不符合题意,均排除。2.这一战略为超级大国的决策者在冷战的框架内审视所有全球性冲突开了先河。“这一战略”始于美国()A.经济上实施控制欧洲的援助计划B.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C.军事上在华盛顿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D.政治上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情咨文解析:选D。根据材料“超级大国的决策者”“冷战”“先河”可得出,这一战略应该是杜鲁门主义,它始于美国在政治上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情咨文,故选D项。经济上实施控制欧洲的援助计划是指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在华盛顿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是指成立北约,这都在杜鲁门主义提出之后,故排除A、C两项。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杜鲁门主义出台于1949年之前,故排除B项。3.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在1947年7月到8月,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被西方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据此可知,“莫洛托夫计划”的出台()A.推动了东欧经济的发展B.顺应了经济区域化要求C.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D.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解析:选C。由“该计划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可见“莫洛托夫计划”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故选C项;材料并未体现“莫洛托夫计划”对东欧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排除A项;“莫洛托夫计划”是针对马歇尔计划而出台的,与经济区域化的潮流无关,排除B项;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排除D项。4.1948年1月,苏联以技术故障、技术困难为由,开始封锁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6月,切断了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8月,公路、水路交通被彻底封锁,只留有空中走廊。上述措施()A.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B.得到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C.削弱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影响力D.客观上推动了军事集团北约的建立解析:选D。据材料“切断了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危机客观上推动了北约军事集团的成立,故选D项。5.1964年1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声明:“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我们已经一再清楚地表明,美国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1月27日,法国不顾美国意见,与中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中法建交()A.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彻底分化B.极大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C.是中法意识形态差异缓和的产物D.表明两国在两极格局中有相似处境解析:选D。据材料“1964年”“美国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1月27日,法国不顾美国意见,与中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欧洲一体化冲击美国霸主地位,因此中法两国在两极格局中有相似的处境,故选D项。6.二战后,西方不少学者认为美国“力图在全世界建立民主政体和健全经济的利他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受到了斯大林的僵化的外交政策的阻挠。因此,杜鲁门外交不得不作出强烈反应”。西方学者旨在说明()A.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国家利益冲突是冷战发生的主因C.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有其必然性D.苏联对冷战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解析:选D。根据材料“受到了斯大林的僵化的外交政策的阻挠。因此,杜鲁门外交不得不作出强烈反应”,表明这些学者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和美苏冷战的爆发归罪于斯大林,故选D项。7.据统计,从1946年到1986年,联合国安理会共行使否决权223次,平均每年5.57次,其中95%以上是美苏两国使用的。这说明()A.美苏两国争霸斗争激烈B.美苏两国控制了联合国事务C.联合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