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暑假期间,和闺蜜聊天时她提到了一本书《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我并没有看过这本书,但一下子就被书的题目吸引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对方没说不输在“起跑线”上,不输在“学校选择”上,而是说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旨在突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怎么样才能做好家庭教育?我想就这几个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理解。什么是家庭教育,通俗点说,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许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吗?父母教孩子,谁不会啊?”是啊,看起来仿佛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却不容易。家庭教育包括有形的教育和无形的教育两种。有形的教育即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否充分理解孩子,给予了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无形的教育是父母的性格、为人处事、人际交往的能力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两点来说,家庭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系统地进行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家庭教育中,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现在,新时代的父母,明显不同于封建时代的父母。封建社会的多数家庭孩子多,粮食少,那时候,父母的任务主要是“看”孩子,负责让孩子吃饱、穿暖。而现在,父母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看”孩子,而是“教”孩子,用科学的方法教。所以,现代家庭教育对父母自身的要求远远高于以前。曾经有人给“文盲”下了个定义: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如今,我却固执地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学习的人,而是不懂得家庭教育的人。不懂得家庭教育,就会误导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差别,归根结底,都是家长和家长之间的差别,德国教育学家福禄培尔曾经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的手中。由此可知家庭教育,即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但是少年的智、富、强、独立、自由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自己的父母决定的,由家庭教育决定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父母智则少年智,父母富则少年富,父母强则少年强……国家的未来掌握在父母的手中,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家长;孩子成长过程中出了问题不是你的错,但是你不能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一定是你的错!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继续反驳我说:“我不懂家庭教育,但我的孩子也不比别的孩子差。”我不否认你的观点,你的孩子也许各个方面真的不比别人差。但如果你懂家庭教育,你的孩子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其实,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差别,现在也许看不出来,当他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时候,差别就会显现出来。还是以我为例来说,我上初中时发生的。那年暑假,妈妈去割麦子,吩咐我在家里烧水,并让我烧开后倒在杯子里凉着。我将水放在炉子上,就搬了个凳子拿着一本《作文书》坐到院子里的树底下看书去了。我完全沉浸在了书里面,早就忘了烧水的事了。妈妈割了一上午麦子,又热又渴,回来想喝点水,可我由于看书,根本就没烧开水。妈妈非常生气,立刻拿起我的书扔进炉子,并点着火烧掉了。我所列举的这件事,只是妈妈教育我的过程中,发生的无数事件中最普通的一件事。我并不恨妈妈,妈妈也并不认为她当年的教育方式有错,她只是农村无数家庭妇女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不懂得教育,她理解的家庭教育就是“棍棒教育”,孩子犯错时,只有对孩子严厉些,并狠狠地打,孩子才能学好,才能记住教训,下次就不会再犯。现在,每当想起小时候妈妈对我的教育,我理解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接下来,我谈一下家庭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我所理解的家庭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五部分。一、德德,主要是指孩子的思想品德,包括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等。当孩子和别人交往时,他的思想品德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德,在五部分内容中居首位,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怎样才能有德?靠说教式的教吗?不是,主要是靠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孩子会从父母为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