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电视媒体组织文化思索当一个电视媒体的组织机构经历了快速变动、急速膨胀甚至是颠覆式的发展后,无论是频道还是栏目组都面临着分裂、重组或生态环境的变化,其所带来的组织文化再造的问题不容忽视,将会深刻影响组织的稳定和绩效,这种情况需引起各级组织管理者的注意。本文探讨的是媒体业务与其组织文化之间相互决定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是一个基本假定,即媒体业务与组织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决定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基于这种假定,本文认为,媒体业务的内容、定位以及社会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构成了该媒体组织文化的基本核心要素,而该媒体组织文化则将进一步强化其业务定位、内容及表现形式、价值观等。考察一个具有高效率的媒体组织,从表面上看,领导人的作用似乎是决定性的,但实际上组织文化才是根本。虽然领导人对于组织文化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拥有自己的生命和运行规律,有可能是潜在地运行于组织成员的无意识之中。而对于组织文化的认识以及调整和利用则需要相当的智慧。此外,由于组织文化对于组织的效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再谈论其他操作层面的问题似乎都只是皮毛了。因而,对于一个正在运转着的媒体来讲,小到栏目组,大到频道,组织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觑。如何善用这种力量,对于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一、研究角度及探讨的问题沙因认为,所谓组织文化就是“群体在解决其外在适应于内部整合的问题时,学得的一组共享的基本假定,因为它们运作得很好而被视为有效,因此传授给新成员,作为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去直觉、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组织文化不只是共享的,也是深沉的、稳定的”。①他指出,考察一个组织的组织文化,主要从基本假定、价值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进行。笔者认为,人们习惯于首先研究一个组织的物质层、价值观,因为物质层,如办公环境的布置及氛围,最易为工作人员和外来者感知,而通常以口号或短句出现的承载价值观的组织管理理念或节目制作理念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但实际上正如第1页共6页沙因所说,应当先把握住“基本假定”,再去透视价值观和物质饰物的层面,就不易被表象所迷惑,对于组织文化的认识也更容易深入和易于理解。本文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通过个案分析探索媒体组织中核心业务与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种组织文化类型更适于媒体等;其次,栏目文化与频道文化之间的关系,如在频道的发展中,组织文化如何因应转变调整,频道文化对于栏目的影响等。笔者选择《智慧树》进行个案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智慧树》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少儿品牌栏目,其组织文化具有鲜明和稳定的特征,少儿节目制作与该组织文化的特点的联系比较清晰;二是《智慧树》作为少儿频道的品牌栏目,频道与栏目的共生关系比较具有代表性。二、《智慧树》的业务特色与组织文化特征分析2003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办时《智慧树》即开始播出,至今已成为广受少儿观众喜爱的品牌栏目。《智慧树》栏目组位于临近中央电视台的某大厦内,单独一层,相对来说比较封闭,走廊里很安静。栏目组内成员都非常年轻,年龄大都在25~34岁之间。栏目设有“宝贝组”和“科巧组”两个制作团队。在节目制作部门的办公室里,办公桌和卷柜里可见少量玩具,办公室内陈设比较随意。制片人与“科巧组”编导同在一个办公室。置身其中,有学校的感觉,简单、随意、安静,没有其他部门张扬的风格和氛围。栏目组设有阅览书柜,图书可在组织成员内部借阅浏览。会议室空间非常小,主要用于审片、讨论和学习。《智慧树》制片人对该栏目的定位和价值观曾有过比较详尽的描述:“尊重儿童是我们最基本的价值观,这包括尊重儿童生存的权利和发展的权利,尊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尊重儿童的个体独特性等内容,这都是建立在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了解之上的。栏目每年全部节目的大走向都是由制片人、主编、策划们提前规划设计好的,而不是编导报选题来决定的。这就保证了《智慧树》节目就像课程一样有很强的循序渐进性和系统性。”基于这样的制作理念,《智慧树》栏目组拥有自己的“制作宝典”:《节目手册》和《十二条创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