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虚实》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古代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的含义,能正确使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思考归纳的方法,来突破重点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对中国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传统的文学形式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结合作品分析实写和虚写的内容及其作用。学习难点: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答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金人捧露盘卢龙(1)怀古清尤侗出神京,临绝塞,是卢龙。想榆关、血战英雄,南山射虎,将军霹雳吼雕弓(3)。大旗落日,鸣笳起、万马秋风。问当年,人安在?流水咽,古城空。看雨抛、金锁苔红。健儿白发,闲驱黄雀野田中。参军岸帻,戍楼上、独数飞鸿。注:(1)卢龙,自古为北方边关要塞,汉代飞将军李广曾在此驻守。(2)此事作于词人被贬期间。(3)李广射虎而又为虎所伤,最终射杀猛虎的英雄壮举。(4)参军岸帻,东晋孟嘉落帽的典故,孟嘉是征西将军桓温的参军,桓温极为赏识孟嘉,并重用他。1.词的上阕内容中,作者是怎样塑造“飞将军”李广的形象的?本题为周测八诗歌鉴赏题,同学们答得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审题不清错把描写手法答成抒情手法,二是对描写手法中虚实掌握不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第二个问题。首先看一下本课学习目标:1、掌握古代诗歌中虚写与实写的概念含义。2、能正确使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的鉴赏术语对诗歌进行赏析。3、明确鉴赏诗歌中虚实手法的答题步骤。二、虚实定义:先让我们来看下面几组诗句,(请同学读)大家说一说这些诗句中哪些句子实写哪些句子虚写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首词也是以眼前之景为实,却以回忆历史内容为虚。《念奴娇赤壁怀古》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明确:“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情;"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景情事。诗词里的"虚"可以分为几种类型:1、幻想:神鬼梦境2、想象:设想未来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3、回忆:已逝情境4、联想:对面落笔好了,大家已经明确了虚实的含义,那我们再来看刚才周测八的这道题的答案明确:虚写,由卢龙绝塞联想到当年飞将军李广曾在此地驻守征战的豪情壮志,通过李广射虎的事件,一个吼字写出其射虎时豪气勇武,威风凛凛的气势,又用雄浑苍凉的边关景色衬托李广的高大形象!三、虚实关系:诗词中的实写虚写不是单独存在的,高考考场的往往是对虚实关系的分析鉴赏,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例子!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诗句是实写,哪些诗句是虚写,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齐读,讨论分析)例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例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明确:虚写实写两种关系,对比与映衬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四、答题步骤:明确了关系后,我们来看这道高考题(出示幻灯片)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江苏卷)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让两名同学到黑板上作答。分析答案,请同学根据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的答题步骤来评价,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2’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2’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表达了对友人惜别不舍的愁情。2’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