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石家庄市第41中学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Ⅰ(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C-12O-16Cl-35.5N-14H-1N-14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主题的是()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2.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腌制的酸菜含有少量亚硝酸盐B.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C.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测溶液pHD.碳酸氢铵化肥一定要密封于阴暗处保存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你认为从元素周期表中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A.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B.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C.元素符号D.元素的原子序数4.中国国家质检总局12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有关日本发生消费者因食用中国出口速冻水饺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作出说明,称经初步调查监测,涉及事件的两批出口日本的猪肉白菜馅水饺,出口前对生姜、白菜等原料进行甲胺磷等农药检测均合格,而是日本境内人为添加剧毒药物甲胺磷所致,甲胺磷的化学式为C2H8ONPS,它能抑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下列有关甲胺磷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胺磷属于无机化合物B.甲胺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C.甲胺磷由14种元素组成D.甲胺磷中含磷的质量分数为24.8%5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选项甲乙、丙、丁A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B常见合金不锈钢、焊锡、生铁C常见营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D常见碱烧碱、纯碱、熟石灰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C.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质量减小D.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7.图3是某同学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所做实验,通过实验现象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铁、镁排在H的前面,铜排在H的后面B.铁比铜活泼C.铜能置换硝酸银溶液中的银D.铜也能置换出硝酸锌溶液中的锌8.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能够成功的是()9.请你利用所学过的理化知识判断下列突发事件处理不当的是()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B.有人误食重金属中毒,可以吃含有蛋白质的食物缓解中毒C.发现有人触电,立即去用手拉他D.发现家里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风扇把天然气排除室外10.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C.根据密度数据表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D.根据物质比热容表,在知道物质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能计算它吸收和放出的热量11.下列说法中,表述不科学的是()A.小明在离家很远的地方能闻到炒菜的香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B.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会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C.用金属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D.用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12.物理、化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实验不能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