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成性教学案例参考表单基本信息学科英语年级高一教学形式班级教师周春霞单位搬中课题教学反思生成性案例描述(课堂上非预设的、意外的情况发生的背景情况、经过、应对办法和效果等)为创建“高效效课堂”,我校老师能随机听取教师的常规课,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欣赏到校内外的一些观摩课,以期望能通过对课堂进行记录、分析和点评来全面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听课让我们收益颇多,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课堂上的一些不和谐现象。主要问题在与我们教师“预设教学任务,落实教学任务”的过程有些失衡:在常态课中,任务设计过于粗犷,率性而为。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任务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总是缺乏必要的、细致的、精确的指导;而在观摩课中,任务设计则过于精致,牵鼻思维。许多公开课的教学过程,看似井然有序、安静高效,其实学生只是在机械地执行一个严密的计划。总之,无论是教师过度“放手”地落实任务设计还是教师“步步为营”的预设,都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无所成。案例反思与启示(评析案例中的成败、需关注的细节等,如果类似情况发生将如何处理更好,对如何应对非预设情况发生有何经验或教训等)一.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记录、观察课堂------分析课堂教学任务设计的优劣--------结合课堂学生反应和课堂效果生成,进一步分析和重建课堂教学任务设计-----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本课题所展开的研究着眼于如何更好地预设教学目标,更好地设计教学任务。此课题能帮助授课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强调任务设计的精细,专注授课过程,提升课堂效率。二.研究指向与内容(一)研究目标1)贯彻落实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项任务,研究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方法”。2)重点记录和分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多种课型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设计之间的内在关系,将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和课堂实际操作相结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广大教师用好新教材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操作方法。3)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想做、能做和会做的潜能,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二)研究内容通过对英语课堂的分类观察(常规课,示范课,汇报课)。对不同教学任务的目标设定、任务设计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目标的最后达成等因素进行教学观摩、课堂记录、案例讨论、效果调查或座谈访谈,并建立相应的案例。对基于真实课堂实践的教学问题的诊断、学习行为的追踪和学习任务设计等进行本土化的分析和行动研究。因此,对任务设定和目标达成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成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三)实践意义本项研究着重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反思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任务设计更加有效。此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有利于发掘教材内涵,有利于教学行为的反思,有利于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民主课堂的形成,也能较好地唤起了英语组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师对课堂任务设计的效率意识,从而使“教、学目标分道扬镳,教学效果南辕北辙”的现状获得一定的疏解,最终促进课堂互动和师生共同的成长。(四)理论价值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任务型语言教学不可忽缺的支撑理论。研究发现,任务能够给学习者提供输入和输出的机会(Richards&Rodgers,2001)。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既需要输入,也需要输出,所以任务有利于学习者发展语言能力。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活动和合作活动;知识是有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授的;人的认知是与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建构,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通过精细化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和任务活动设计,促使教师建立完整而有序的课堂认知结构和情感思维,进一步发展精细化的课堂授课模式,创建有效课堂。三、研究过程与方法本研究最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来进行。1.准备阶段:对适用于本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学习和研究,用理论来指导教学研究活动;设计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