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单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后面表内)1.人与动物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语言交流D.会不会直立行走2.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B.种植水稻C.穿着麻布衣服D.烧烤食物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中,可为这一结论提供证据的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4.假如你生活在半坡氏族公社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使用的工具应该是()A.打制石器B.纺轮C.磨制石器D.渔叉5.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炎帝部落D.黄帝部落6.在下列事物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栽培稻谷遗存②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司母戊鼎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7.从黄帝逝世时起,华夏族就开始了祭祀黄帝的活动,并逐渐形成为国家制度。华夏族的形成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A.黄帝和炎帝B.黄帝和禹C.黄帝和舜D.黄帝和尧8.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他是()A.周武王B.禹C.商汤D.嬴政9.《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A.禅让制开始出现B.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C.分封制开始出现D.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10.电视剧《封神榜》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个镜头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犬戎攻破镐京1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土地和人口B、封号和耕牛C、土地和耕牛D、人口和铁犁12.《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这反映了()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金文的形成与发展C.青铜器的铸造工艺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13.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4.2017年是我国农历丁酉年(鸡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鸡”字()15.《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16.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评价,正确的有()①诸侯争霸,战火连年,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诸侯争霸加快了统一步伐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在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交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共同原因主要有()①铁器和牛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②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变革③实现富国强兵和争霸战争的需要④商鞅变法的促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8.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19.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建立县制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20.“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样说是因为()A.各国纷纷变法,竞相改革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学术活跃,百家争鸣D.农业发展,商业繁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