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西部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7分)1、古诗文默写。(8分)(1)寤寐思服(2)城阙辅三秦(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7分)(1)mǐyì惘(3分)(2)拔开拨开(2分)(3)略(句式相似,语言通畅,内容合理)(2分)3、(2分)(1)翻译家(2)如何做人4、(10分)【活动一】(1)(2分,写出两点即可)①表达亲人或友人的离别之恨和相思之苦;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寄寓着人们团聚的心愿与期待;③传递孤独的感伤之美,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渺小。【活动二】(2)(2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中停于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诗意。【活动三】(3)(2分)略(语句通畅,内容合理、得体)【活动四】(4)光明中学开展“走进中华诗词”活动(2分)(5)(2分)【C】处,删除“通过”或“让”。二、阅读理解。(35分)(一)(9分)5、(2分)(每一问1分)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6、(2分)“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7、(3分)“大自然的语言”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8、(2分)举例多少应按需要而定。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更具说服力,读者就确信无疑了。(二)(12分)9、(3分)①想要到大自然中得到启示;②“我”感到“我”与白桦林之间存在某种先天的亲缘关系,它是“我”灵魂与生命的象征;③在秋天旅行是一种幸福,而秋天到白桦林漫步,也是“我”向往已久的心愿。10、(1分)我相信,白桦树纯朴正直的形象,是我灵魂与生命的象征。11、(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桦林的落叶比作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白桦林落叶的美丽,表达了“我”对白桦林的无比喜爱之情。12、(2分)①要学会放弃,才能走更远;②做人要正直、向上,人类社会才能和睦平安。13、(3分)(示例)做人也要像白桦树一样正直谦虚,不挤占别人的生存空间,人类社会才能和谐相处。正如我们和同学相处时,如果每个人都能让自己的品行端正,同时努力进取,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那么,我们的集体就会健康、团结、和谐、向上。(三)(14分)14、(4分)(1)格外(2)穿透(3)在空中(4)离开15、(4分)(1)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2)(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16、(3分)写游鱼,动静结合,富有情趣;写鱼一览无余,侧面描写,烘托渲染水清;寓情于景,表达愉快之情。17、(3分)示例: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三、作文(35分)参考安徽中考作文阅卷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