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制种特色农业保险的调查与思考摘要。针对我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如何规避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市财保公司、农业部门在启动、宣传和落实20XX年XX县区杂交水稻特色农业保险工作开展以来,对该项工作中的情况、效果作了深入的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保险;调查;建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建立政府支持,种子企业参与的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根据绵财建[20XX]107号和江财建[20XX]120号文件精神,确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分公司为20XX年杂交水稻制种特色农业保险经办机构。截止20XX年10月底,整个保险工作告一段落。为了今后不断完善和顺利开展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工作,笔者就整个工作进程进行了调研,并就相关实践进行思考分析,提出了相应建议。1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保险的必要性种业位于农业产业最上游,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决定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种子是具有再生产的“活”商品,其种子投入与收获量或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一般来讲,种子与粮食作物为1∶500,种子与经济作物为1∶1000。但种业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种子生产受水、肥、气、热等自然因素的制约,由于育种方法的局限性,选育的品种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有适应各种生态环境的“全能”品种,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不论是种子企业还是农户,其损失都极其巨大,甚至会导致绝收。2保险方案的设计2.1基本原则2.1.1工作原则政府引导、自主自愿、市场运作、稳步推进。2.1.2保险经营原则低保障、广覆盖。2.2保险金额及分摊比例2.2.1保险金额及保险费率杂交水稻制种保险金额为2000第1页共5页元/667m2,保险费率为5%。2.2.2保费杂交水稻制种保险费为100元/667m2。2.2.3保费分摊比例保费分摊比例为市级财政40%(补贴40元/667m2),县级财政20%(补贴20元/667m2),制种企业代农户缴20%(缴20元/667m2),农户自缴20%(缴20元/667m2)。2.3保险责任在保险期内,由下列原因造成的杂交水稻制种的损失,损失率达到20%(含)以上时,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①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暴风(大风)、冰雹、内涝、旱灾等。②泥石流、山体滑坡、空中运行物体坠落。③亲本种子播种后由于低温(籼稻低于14℃、粳稻低于12℃)导致成苗率低,造成损失。④父、母本均处于盛花期期间,遭遇连续3d(含)以上阴雨天气,影响授粉结实。⑤在盛花期间,遭受连续3d(含)以上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影响受精结实。⑥在盛花期间,遭受连续3d(含)以上日最低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天气,影响受精结实。⑦在灌浆至成熟期,遭遇连续3d(含)以上日最高气温在34℃以上的高温天气,影响灌浆结实。⑧由于大风、大雨天气造成植株倒伏的。⑨流行性病害或爆发性虫害,经科学防治仍然造成损失的。⑩收获前遭遇连续3d(含)以上的阴雨天气,造成穗萌及穗发芽达到10%(含)以上,经精选加工后种子发芽率仍然低于国家标准的。2.4免赔率及赔款处理2.4.1免赔率每次事故绝对免赔率为5%。2.4.2赔偿金额赔偿金额=出险当期最高赔偿标准×损失面积×损失率(或穗萌率)×(1-绝对免赔率)。2.4.3不同生长期的最高赔偿标准(见表1)3我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概况及20XX年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情况3.1我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概况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XX县区政府就依托市种子公司率先发展以玉米、水稻为主的制种产业,1998年后逐步形成以杂第2页共5页交水稻种子生产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00年《种子法》实施后,XX县区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出台了加快制种产业发展步伐的若干政策措施。随着基地水稻制种产业的快速发展,制种面积从2001年的800hm2增加到2006年的3400hm2,建成以龙凤、大堰、义新、战旗、小溪坝等乡镇为核心基地的种子产业带,已成为四川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如下较大的自然灾害:2001年,我市8月5日后连续40d阴雨,导致小溪坝镇等制种基地种子大面积穗萌,种子合格率下降40%。2006年夏天,四川遭受60年一遇的高温伏旱,新兴乡、义新乡、东兴乡制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