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内容主要内容:5以内各数的认识,5以内的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识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三)教材说明知识结构表:编排特点:1.1~5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2.认数与计算穿插编排,适当结合。3.加强数概念教学。4.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5.适当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四)教学建议1.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2.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还可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五)各小节教材说明1.1~5的认识主要内容: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组成.(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数数(两种事物)—??抽象出数—??摆相应数量的实物(2)1~5的排列顺序。两个层次:①计数器:从2开始,每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再拔一颗出示的。②点子图: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3)1~5的写法:示范描写(4)比大小。两个层次:①一一对应排列出猴和三种水果。②引出“=”、“>”、“<”。(5)第几.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6)几和几(数的组成)。两个层次:①以4的组成为例,学习4以内的组成。②小组合作探索5的组成。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加、减法的含义和1~5的加减法。(1)加法的含义。三个层次:①直观演示体会加法的含义。②通过过程图进一步说明加法的含义。③通过操作逐步理解加法的含义。(2)加法的计算。呈现了三种不同水平的算法。(3)减法的含义、计算编排同加法。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1)0的认识。0表示没有:小猴逐次吃桃。0表示起点:尺子的0刻度。(2)0的加减法。根据0表示没有,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