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阅读赏析(45分)一、古诗文阅读(13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4题。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节选自韩愈《祭十二郎文》)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吾往河阳省坟墓(探望)B.汝来省吾。止一岁(只)C.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忧伤)D.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恩泽)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吾佐董丞相于汴州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④作师说以贻之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3.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B.强者夭而病者全乎C.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D.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4.以下是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其后四年——又四年——又二年——明年——是年,”记述了两人别多聚少,为不能“久相与处”而感到叹惋。B.作者“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却送走“黑发人”侄儿,写下这一切时,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切肤之痛。C.当作者的侄子韩老成(十二郎)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作者韩愈难以相信——不敢相信,竟怀疑这是梦。D.“天者诚难测”,“理者不可推”,面对十二郎的早逝,作者感受到人生无常,未来无望,失去了生活的希望。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7分)(1)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4分)答:(2)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3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每题3分,计6分)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6、“阑珊”是什么意思?“春意阑珊”这里所表达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各是什么?答:7、请分析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在思想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答:8、古诗文默写。根据课文将所缺诗句填在空白处。(8分)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拟行路难》),抚孤松而盘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垆边人似月,。(韦庄《菩萨蛮》)昆山玉碎凤凰叫,。(李贺《李凭箜篌引》),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云青青兮欲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外无期工强劲之亲,。(李密《陈情表》),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含泪奔跑的少年朱钟洋在他的记忆里,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