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1.生物的特征?答:(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举例植物光合作用、动物捕食(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树落叶、人排汗、排尿(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长是指体积变大,繁殖主要体现数量变多)(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即病毒无细胞结构)2.生物的归类?答:(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陆生生物两大类;(3)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3.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答: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以海平面划分,生物圈的范围是:向上可达约十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十千米的深度,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4.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了解)答: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5.探究的步骤?答: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6.对照实验的概念?答: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变量只能有一个;对照组是指研究对象处于理想状态的那一组例如种子萌发实验中能萌发的那一组为对照组,其他的为实验组)7、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举例分析)(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7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举例: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9.生态系统的概念?答: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10.生态系统的组成?(重点掌握)答:1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答: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而叫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并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1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答:食物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写法举例:—————————————————————————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13、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14、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1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1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第二单元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答:细胞壁-保护、支持的作用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液泡-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物质)细胞质-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动植物细胞结构相同点:----------------------不同点:------------------------------------3、显微镜的使用①、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②、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才能观察清楚。4、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取镜和安放、对光(如何对光)、观察5、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6.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擦—滴(清水)--撕—展—盖(如何盖)—染(怎么染)—吸7.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8.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用生理盐水的目的?答:为了维持人口腔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