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2017海南单科,2,2分)中国奶业协会2016年8月发布的奶业质量报告显示,我国乳制品企业注重品种开发和产品创新,乳制品质量大幅提升,产品大量销往海外,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这表明()A.乳制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大B.销量越大,单位乳制品的价值量越大C.乳制品品种越丰富,价值量越大D.乳制品质量越高,使用价值越大答案D题干反映了我国乳制品质量大幅提升,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说明乳制品质量越高,使用价值越大,D正确。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A、B、C说法错误。2.(2016江苏单科,6,2分)2015年末,美联储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导致美元走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利率变动一般会引起该国货币汇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该国商品进出口。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此影响机制的是()A.利率上升→本币贬值→出口增加B.利率上升→本币升值→进口减少C.利率下降→本币升值→出口减少D.利率下降→本币贬值→进口减少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利率与汇率的关系,以及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由题干信息可知,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走强,这说明利率上升,本币升值;利率下降,本币贬值,由此排除A、C。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本币贬值,不利于进口,排除B。故选D。3.(2015云南1月学考,1,2分)2015年元旦,美国游客汤姆在中国某珠宝店看中了一只标价为8000元的玉镯。经过讨价还价,汤姆实际支付5600元买下这只玉镯。材料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有()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C.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D.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答案A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标价为8000元,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职能;实际支付5600元,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A项正确。B项中的“世界货币”、C项“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以及D项中的“贮藏手段”均不合题意。4.(2015课标Ⅰ,15,4分)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购买中国出口商品花钱比以前少了,中国出口商品更具价格优势,有利于扩大出口;而用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商品,花同样的钱买的东西更多,有利于增强我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①②正确。人民币贬值会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但并不必然带来国内储蓄增加,③排除。人民币贬值不利于扩大对外投资,与对外投资结构优化也没有直接关系,④排除。故选A。5.(2015山东文综,24,4分)近年来,在我国与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业务量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0.51万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6.55万亿元。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A.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B.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C.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D.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答案A本题考查外汇和汇率的有关知识。在对外贸易中直接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可以使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故选A。题干中人民币是用于国际贸易的,故不能说是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排除B。C中的转型升级与题干没有直接关联。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不一定会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排除D。6.(2014浙江1月学考,1,2分)现实生活中,有时会听到一些中国大妈“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感慨。所谓“钱不值钱”指的就是()A.收入增多B.纸币减少C.通货紧缩D.纸币贬值答案D从题干可知,“钱不值钱”是指物价上涨,居民手中的纸币购买力下降,纸币贬值,D正确切题。A、B、C不符合题意。应选D。7.(2014广东6月学考,1,2分)我们常到商店购买食品、衣服等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的共同点是()①都是用于交换的②都是劳动产品③都是商品交换的媒介④都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在商店购买的食品、衣服等生活用品属于商品,①②正确切题。③是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④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