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2011-4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3.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答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4.作图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B.“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2.下面四幅图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3.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C.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B.夏天,雨笼山峦A.春天,雾绕群峰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雪飘A.平面镜中的像B.水中的笔向上翘起D.眼睛被放大镜放大C.屏幕上的手影5.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D.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6.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B.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摩擦起电过程创造了电荷7.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8.为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小明找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小红问小明“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与他的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合理的是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推出后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0.以下关于能量和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A.“永动机”违反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B.我国煤炭和石油的资源丰富,不需要大力开发新能源C.石油、天燃气是可再生能源D.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ABCD铜丝镍铬合金第8题11.下列各种现象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的热效应B.书桌上的玻璃板“反光”——发生了镜面反射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12.为杜绝操作工手指损伤事故的发生,某厂家设计制造的切纸机,必需将两只手同时分别按住左、右开关,切纸机才能正常工作。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13.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C.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多D.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第13题第14题14.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的电功率分别是A.2.0V0.8WB.2.5V1.0WC.4.5V1.0WD.4.5V1.8W二.填空题(本题共14题,每空1分,共32分)15.2009年1月,我国正式进入移动通信的3G时代,移动通信实际上是利用▲波传递信号的。用户用3G手机拨打可视电话时,图像信号在空中传递的速度是▲m/s.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