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艾青)》导学案语文版一、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二、学习重点、难点: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第一课时三、学习过程:(一)文学常识:1、艾青(1910—1996),原名______,浙江金华人,_______著名诗人。主要诗集有:《大堰河》、《旷野》、《火把》、《欢呼集》、《春天》、《归来的歌》、《艾青诗选》、《艾青短诗选》等等。2、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4、朗读指导: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二)、自主学习1、给下边加点字注音。艾()青嘶()哑()激怒()()温柔()2、朗读课文,为课文划分节奏。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1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加点字要重读,这首诗歌应用悲怆而深沉的感情基调诵读。)(三)研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1、诗中“土地”一词是否具有深刻的含义?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_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祖国的暗示。2、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感情?由“爱”字可知,诗人对土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核心的歌唱对象是哪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________。5、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象征了什么?象征意义土地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_________的象征河流中国人民_________的反抗精神的象征风黎明充满_________的解放区的象征。6、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研读诗歌,理解主旨: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能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哪一句?并谈谈理由。2诗歌的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