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孔子塑像在天安门国家博物馆前落成,孔子成为继毛泽东、孙中山之后第三位进驻天安门广场的中国伟人。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是①仁②为政以德③兼爱④无为而治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2.我国人民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不忘记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这种环保理念,下列哪一个人的创新过程体现出了这一点A.蔡伦改进造纸术B.毕升发明活字印刷C.张衡发明地动仪D.祖冲之推算圆周率3.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说“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里所说的这场“现代化”运动是指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4.“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当年分田”指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业合作化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5.小明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期间的有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④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局势动荡、世界关注的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这里曾经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A.金字塔象形文字B.司母戊鼎甲骨文C.种姓制度佛教D.《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7.在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下列表述符合上述内容的是A.希波战争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B.工业革命使整个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C.阿拉伯人搭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D.马可•波罗著有《马可•波罗行纪》,该书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8.对右侧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9.他挽救了法国大革命的危局,是法国的骄傲;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称赞他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他的一生成于战争,也败于战争。“他”是A.克伦威尔B.亚历山大C.拿破仑D.华盛顿10.有人在评价一个历史文献时说:“它第一次庄严宣告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以此作为反抗殖民压迫的理由,并成为一个国家的立法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文献应该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11.“一切社会进步,都开始于由思想解放而引发的人的解放。我们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思想解放的推动,每一项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思想观念更新的结果。”下列各项中,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进行的思想是A.人文主义B.地圆学说C.启蒙思想D.马克思主义12.下面连线正确的是()A.巴黎公社建立——标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B.十月革命胜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13.20世纪20年代快结束的时候,突然到来的经济大危机让资本主义制度的肌肤里各种暗疮一起破皮而出:有些政府把对外扩张作为改变国内紧张局势的手段,另一些政府则无视甚至纵容这种扩张行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能体现上述材料涵义的历史事件是A.希特勒上台B.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C.慕尼黑会议D.二战全面爆发14.二战后,西欧对美国的态度不断变化;在朝鲜战争中,西欧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1973年,西欧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2003年,西欧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欧洲中心论,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