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的提出我校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是基于以下一些思考和认识:(一)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科学、艺术的遗传基因的承载者,推进并记录了人类进化的进程,面对日益发展的知识经济,人们逐渐认识到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时代呼唤创新教育。而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活动的基本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而教学方法则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线索与总筹。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能使课堂充满活跃、积极的气氛,产生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学生都喊数学难学。难在哪里?难在内容抽象、概念难记、公式难背、运算易错。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2.寻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众所周知:新课改将促进教学策略的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落实新课标的重要手段。二、概念的界定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顾名思义是指学生自己主宰的学习,它具有能动性、有效性,相对独立性。自主学习既可以被看作一种能力,又可以被看成一种学习活动。作为一种能力,自主学习经历一个从他主到自主的发展过程,并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指导这一外部条件。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的意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是指立足于我校的校情,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等应对行为而展开的研究。三、理论依据“三为主,四段学习指导法”是进入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体现了教与学的统一,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的过程,理论上有以下三点为依据:(一)、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互影响的过程。1、学生应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任何人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要靠学生自己学,主动获得知识。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中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学过程的规范和引导,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靠教师。3、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发挥双边活动的作用。(二)、教学过程是一个以认知任务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以认知活动为中心,情感意志等其他心理活动伴随参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与身心发展相互影响,认知活动与意向活动互相影响。用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三)、教学过程主要是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同时学习一定的直接经验。并使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主要是间接经验。正如马克思所说:“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但同时也要使学生通过动手、思维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四、课题研究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点,注重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2)民主性原则。即坚持全员参与和师生互动。(3)应用性原则。即注重方法论的运用而不是空洞的说教。(4)实效性原则。即课题研究务求实效,增强成果意识。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确实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2、通过研究,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策略性地学习;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三为主,四段学习指导法”,“三为主”指的是:(1)以教师为主导。(2)以学生为主体。(3)以训练为主线。四段指的是:(1)自学(2)自学汇报和解疑(3)巩固知识,检验效果(4)、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