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致辞VIP免费

在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致辞_第1页
1/4
在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致辞_第2页
2/4
在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举行这个研讨会,就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研讨,进一步明晰科技创新在保证人类能源可持续供给中的基础和关键作用,这对于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院力量,支撑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开展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我就有关问题谈些看法,与同志们共同商讨。一、充分认识建设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保证能源供应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当今世界,能源与环境问题并列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未来。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化石能源开始耗竭。在19世纪以前的农业社会,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作为一次能源。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的开发利用逐步取代了木柴,经历约半个世纪后成为全球的主要一次能源。20世纪,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成为化石能源世纪。今天,煤、石油与天然气已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80%以上。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终将逐渐耗竭。“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报告显示2002年全世界煤炭的探明储量为9845亿吨,中国为1145亿吨,按目前产量计算,可开采216年,中国为105年;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50万亿立方米,按世界天然气年产量2.4万亿立方米计算,可开采约为61年,中国约为45年;石油可采储量为1430亿吨,按当前石油产量34亿吨计算,约可开采为40年,中国约为20年。全世界已经认识到,人类必须逐步减小化石能源份额,增大可再生与新型能源份额,向着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过渡。化石能源的使用等引起的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化石能源的使用等引起的环境变化受到全球关注。全球变暖已经是无可争议的客观现实,南北极的冰架在明显地消融,喜马拉雅山的冰川退后。在我国,燃煤引起的城市大气污染和造成的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1/3;1990年以来,我国co2排第1页共4页放量增加幅度较大,目前年排放总量已为世界第二,以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迅速发展的汽车导致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大幅增加。必须走能源节约的发展道路,必须更加清洁地使用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发展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大幅减少co2等的排放,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能源问题引发经济社会问题。能源价格高涨及剧烈波动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油价高企可能成为长期的趋势。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还得不到现代能源的服务,能源价格升高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不利。同时,现有能源体系不能保证能源安全和可持续性,可以预计,未来50年全球将有20-30亿人口将摆脱贫困,进入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这将为全球发展注入空前的动力与活力,也必将对资源和能源需求提出新的挑战,人类必须创造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公平利用和可持续性。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虽然我国能源政策立足国内,但油气供应对外依存度将会逐年提高,2006年我国原油及油品进口已达1.6亿吨,对外依存度达47%。全球石油供应是有限的,竞争日趋激烈,油气对外依存将对我国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能源挑战将推动能源科技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的挑战引发了对传统能源结构、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发展新的思考。可以预见的是,人类必将进入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和先进安全核能的时代。当前,化石能源仍将发挥主体作用,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也不可能仅靠某一种技术,能源的多样性是构成满足多样性需求并充满活力的能源体系的合理选择。但未来能源必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必须环境友好,必须可持续发展。应对挑战,人类社会必须把解决能源可持续供给和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的能源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焦点和重大战略。毫无疑问,21世纪第2页共4页人类社会将从化石能源走向可持续能源的时代。人类将在致力节约、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致力于发展先进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发展先进、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致辞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